凜冬時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烏魯木齊墾區人民法院堅守司法為民初心,精準發力直擊討薪難題,讓工友勞有所酬、暖冬安“薪”。
“綠色通道”開啟,助力維權加速
烏魯木齊墾區法院立案庭打造“護薪綠色通道”,專門設立討薪服務窗口,并集結專業骨干力量,構建起一站式維權服務平臺,致力于為農民工提供全方位、高效的維權服務。
在實際操作中,法院工作人員從細微之處入手,先協助當事人梳理混亂的證據資料,精心打磨法律文書,確保嚴謹規范,再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讀晦澀的法規條文。每個環節都充分彰顯司法的溫情與專業擔當,助力農民工的維權訴求迅速進入司法程序的“快車道”。
當事人老張遭遇欠薪后,無助又迷茫。
當他來到法院討薪專窗時,工作人員熱情接待,仔細甄別并協助整理其手中零散的工資欠條、考勤記錄等證據,還幫他撰寫了訴求清晰的起訴狀。
老張感慨道:“原以為維權之路漫長艱難,沒想到法院這么快就幫我理清了頭緒,讓我看到了希望!”
真情服務幫扶,清除維權阻礙
考慮到部分討薪當事人法律知識匱乏,法院立案庭工作人員積極主動,為其提供暖心的一對一幫扶。
無論是復雜的法律文書撰寫,還是凌亂的證據整理,工作人員都耐心細致地指導,使工友維權不因知識欠缺而受阻。
當事人小趙僅小學文化,面對討薪所需的法律文件和證據材料茫然無措。
法院工作人員知曉后,多次與他深入交流,記錄關鍵信息并整理成詳細說明,還代寫了起訴狀。
在后續證據提交和庭審環節,也及時給予指導與鼓勵,助其順利完成討薪,拿回被拖欠工資。
小趙感動落淚,稱工作人員如親人,在他無助時伸援手,給了他堅持的勇氣,“法院的工作人員就像我的親人一樣,在我最無助的時候伸出援手,給了我堅持下去的勇氣和力量?!?/p>
調解先行推進,鞏固權益保障
在討薪案件處置過程中,立案庭巧妙運用“多元解紛機制”,率先開展調解工作,快速為工友權益保駕護航。
當事人老王在烏魯木齊某建筑工地辛苦一年,卻被包工頭無情克扣工資,家庭經濟瞬間陷入困境。
聽聞法院設立“護薪綠色通道”,老王懷著最后一絲希望前來求助。
法院立案后迅速啟動調解程序,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聯系包工頭,了解其資金狀況和拒付工資的緣由,同時安撫老王的情緒,避免矛盾進一步激化。
調解過程中,法官一方面向包工頭詳細闡釋惡意欠薪行為將面臨的法律制裁,使其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另一方面,從情理角度出發,引導雙方換位思考,體諒彼此的難處。
最終,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下,雙方達成調解協議。
兩周后,老王便拿到了欠款。
公正審判兜底,落實權益保障
對于那些無法通過調解解決的案件,法院果斷啟用簡易程序,優化審理流程,大幅縮短案件辦理周期,讓工友能夠盡快拿到判決書和應得的勞動報酬。
當事人小李所在的工廠以經營不善、資金周轉不靈為由,拖欠其數月工資。小李無奈之下,向法院尋求法律援助。
庭審期間,法官依據確鑿的證據和清晰的法律條文,作出公正判決,依法判定工廠應支付給小李的工資數額,并責令工廠限期履行支付義務。在
法律的威嚴與公正判決面前,工廠迅速籌集資金,支付了小李的工資,讓小李真切感受到了法律的力量和公正。
近兩個月以來,烏魯木齊墾區人民法院成功審結40起討薪案件,惠及50余名農民工,累計追回薪資30余萬元。
下一步,烏魯木齊墾區人民法院將持之以恒地深耕“護薪綠色通道”和“多元解紛機制”,持續優化服務流程,不斷探索創新工作方法和模式,提升服務效能。同時,進一步強化與勞動監察、工會、法律援助等多部門的協同聯動,為當事人權益撐起更加堅固、更加溫暖的保護傘,切實讓每一份辛勤付出都能得到應有的回報,讓每一個寒冬都因公平正義而溫暖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