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區司法局黨員干部“普法小分隊”深入牧區開展普法宣傳活動。通訊員阿依開勒木·吾開希攝
2024年,新疆阿勒泰地區司法行政系統扎實推進法治宣傳“釋民惑”、公共法律服務“暖民心”、矛盾糾紛化解“解民憂”、社區矯正“煥新生”等系列法治為民舉措,持續夯實基層法治建設基礎。
“花式”普法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
伴隨一陣馬蹄聲,近日,在富蘊縣庫爾特鄉的冬牧場,“普法輕騎兵”為群眾送去了法治宣講精神“大餐”。
庫爾特鄉轄區有3個牧業村,部分牧民居住在偏遠區域,為增強牧民群眾的法律意識,讓牧民們能在家門口化解矛盾糾紛,富蘊縣司法局庫爾特司法所組織調解員、法律明白人等組建“馬背宣講隊”,前往牧區為牧民普法,他們被牧民親切地稱為“普法輕騎兵”。
活動中,“普法輕騎兵”通過宣講、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牧民宣傳防范電信網絡詐騙、文物古跡保護等內容,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鼓勵牧民通過“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我們結合阿勒泰地區實際情況,組織‘普法輕騎兵’常態化深入鄉村和牧區開展普法宣傳,打通法治宣傳教育‘最后一公里’。”阿勒泰地區司法局法治宣傳科科長趙玉琴介紹,“在常態化開展線下普法的基礎上,我們還借助短視頻平臺,打造‘法潤金山·你問我答’直播節目,聚焦未成年人保護、司法救助、公益訴訟等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邀請地區優秀黨員律師開展抖音普法宣傳,推動普法從‘盲目給’變‘按需補’,實現邊疆地區普法工作從‘有形覆蓋’到‘有效覆蓋’的轉變。”
今年以來,阿勒泰地區開展各類法治宣傳活動2100余場次,法治講座550余場次,抖音普法直播20場次,受教育群眾達20萬余人,“法律明白人”參與矛盾糾紛化解500余件。
法治為民“一站式”解決“急難愁盼”
“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解決問題真是又快又方便!”11月27日,在阿勒泰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門前,務工人員董某高興地說。
今年9月18日,董某來到阿勒泰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尋求幫助。董某稱,2023年他受雇于劉某做泥瓦工,工程結束后,劉某一直未按約定支付1萬元勞務費。董某多次溝通、催要均無果。阿勒泰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立即啟動維權“綠色通道”,當日受理、指派律師承辦此案。經過工作人員和律師調解,劉某當場支付拖欠董某的1萬元勞務費。
“我們中心融合了法律咨詢、法律援助、人民調解三大功能區,還設置了‘1+1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師’接待、咨詢、受理的‘一站式’暖心窗口。自成立以來,共接待法律咨詢3000余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98件,挽回困難群眾經濟損失350余萬元。”阿勒泰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劉偉偉介紹。
近年來,阿勒泰地區司法行政系統深入踐行法治為民理念,不斷加強“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駐線人員管理,制定了《新疆“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平臺阿勒泰地區駐線人員管理制度》,同時引進39臺法律服務智能終端充實到鄉村網格,打造智慧為民公共法律服務網絡新格局,城鄉公共法律服務水平穩步提升。
據統計,阿勒泰地區各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全年現場解答群眾法律咨詢3000余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425件,“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接聽熱線咨詢2700余人次。
就地解紛把矛盾消除在萌芽
“問題順利解決!”近日,在青河縣薩爾托海鄉薩爾喀仁村“氈房”調解室,村民金恩斯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前不久,金恩斯因為家庭矛盾問題產生糾紛,夫妻二人爭吵不休,金恩斯到鄉里“氈房”調解室求助。調解室負責人吾勒甫汗·阿特斯了解情況后,邀請夫妻二人來到調解室。吾勒甫汗為他們倒上奶茶,拿起冬不拉彈奏起來。在美妙的琴聲中,兩人的情緒漸漸緩和下來,吾勒甫汗抓住時機,開導二人,最終為他們解開心結。
阿勒泰市司法局團結路司法所工作人員聯合濱河路社區法官工作室法官成功調解一起損害賠償糾紛。通訊員列那·巴哈爾江攝
為妥善化解各類矛盾糾紛,阿勒泰地區實行調解員、相關行政調解部門在矛調中心定期坐班制度,打造富蘊縣“庫蘭·阿新別克”個人調解室、吉木乃縣“兵地一家親調解室”等一批具有當地特色的品牌調解室,探索建立雪都公益法律服務站、歐域律師工作站等專業調解組織。
截至目前,全地區已建立人民調解委員會689個,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委員會94個,圍繞矛盾問題多的重點領域、重點時段,組織各類調解組織開展針對性的矛盾糾紛重點排查,最大限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截至目前,各級調解組織共化解矛盾糾紛5392件,成功調處5253件,調解成功率97.4%。
解憂紓困助社區矯正人員“煥新生”
“我在這里上班有半年了,每月6000元的工資可以支付我們的家庭生活開支,還能存一些,有了這份工作,我對以后的生活充滿信心,謝謝大家的關心和幫助。”日前,社區矯正人員別克(化名)在司法所開展集中教育時,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喜悅。
別克因故意傷害罪被判有期徒刑,宣告緩刑,到執行地司法局報到后,工作人員得知別克自幼失去母親。了解其具體情況后,執行地司法局聯合受委托司法所在綜合評估的基礎上為別克制定了“法治教育+心理矯治+協助就業”為目標的矯正方案,幫助其順利回歸社會。
自初中畢業,別克常年混跡社會,法治意識淡薄,生活作息不規律。司法所工作人員在入矯初期重點對其開展法治教育,使其了解社區矯正的嚴肅性和紀律性。結合別克在單親家庭長大,司法所加入家庭心理干預,修復其與父親的關系。在詳細了解其技能水平、意向崗位后,經多方溝通聯系,幫別克找到了滿意的工作,順利回歸社會。
就業是社區矯正對象重新回歸社會的一大難題。目前,全地區建立就業、警示和公益服務基地90個,開展集中教育532次,公益活動277次,社區矯正對象接受就業指導148人次,參與技能培訓24人次,實現社區矯正對象穩定就業,助力社區矯正對象回歸社會。
阿勒泰地區還常態化開展談心談話,抓實以案釋法、以案示警,組織開展心理矯治,健全完善縣(市)社區矯正中心體制機制,探索拓展“智慧矯正”,推動全地區社區矯正工作高質量發展。下一步,阿勒泰地區司法行政系統將堅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創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機制,積極履職、勇于進取,主動作為,統籌推進全面依法治地和司法行政各項工作,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法治建設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通訊員 努爾阿合買提·卡木拉別克 郭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