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下錢莊轉移贓款”“騙取貸款”“血汗錢投入非法集資和傳銷血本無歸”……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大量擾亂市場秩序、損害群眾利益的經濟犯罪也逐漸凸顯,給經濟社會安全帶來極大風險。
經濟安全事關國家發展和社會穩定。2024年以來,青海公安經偵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一體部署、一體領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落實全國全省公安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平安青海建設“十個一”工作要求,以扎實推進新時代公安經偵工作“三五”工程為主題主線,在打擊犯罪、防范治理、規范執法、做專警種多維度持續發力,不斷補短板、強弱項、固底板、揚優勢,為護航青海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經偵之力。
重拳出擊嚴厲打擊 筑牢社會穩定“壓艙石”
“回顧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這些真實案例,希望廣大群眾引以為戒,遠離非法集資、傳銷等涉眾經濟犯罪,有效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今年5月15日第15個全國公安機關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宣傳日期間,為充分展示青海公安機關打擊經濟犯罪工作成效,全力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守護好人民群眾的“錢袋子”,省公安廳向社會發布8起經濟犯罪典型案例,通過剖析犯罪危害、揭秘犯罪手法、風險預警提示,引導各類經營主體和人民群眾增強法治觀念和防范意識。
打擊犯罪既是公安機關的神圣職責使命,也是民心所向、民意所歸。2024年以來,青海公安經偵部門始終把偵查打擊職能扛在肩上,以深入推進平安青海建設為抓手,認真開展“獵狐”“殲擊”、打擊非法集資、虛開騙稅等一系列專項行動,重拳打擊擾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經濟犯罪活動,全年共破獲各類經濟犯罪案件330余起,挽回經濟損失3.4億余元。
嚴打犯罪,絕不手軟。
——聚焦人民群眾所急所盼,全力守護“錢袋子”。開展涉民生領域經濟犯罪案件破案攻堅,針對合同詐騙等常見多發的民生“小案”,快偵快破,破案數占全省經濟犯罪案件破案總數的53.4%,深挖擴線“人員流”,循線追蹤“資金流”,做到涉案資金應追盡追,最大程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嚴厲開展打擊非法集資、傳銷專項行動,堅持“打防并舉、預防為先”原則,通過多維度防范宣傳、常態化排查預警、全鏈條打擊整治三套組合拳,有效擠壓非法集資、傳銷犯罪生存空間。
——聚焦公共安全風險隱患,全力筑牢安全防線。牽頭開展全省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會同行業主管部門開展燃氣安全檢查2700余次,排查燃氣經營企業、用氣場所4.4萬余家,開展燃氣安全宣傳活動3800余次。以多輪次、高頻度防范宣傳和地毯式、全覆蓋排查檢查,及時發現違法犯罪線索,從重從嚴打擊非法經營燃氣“黑窩點”、非法充裝和銷售“黑氣瓶”等犯罪行為,破獲涉燃氣安全案件7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名,搗毀“黑窩點”6處,及時消除公共安全隱患。
——依法懲處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全力維護金融安全。深入開展“殲擊2024”專項行動,先后發起3波次全國集群戰役,協同10余省份搗毀地下錢莊10余個,共同對犯罪鏈條、犯罪網絡實施全程式、覆蓋性打擊;深挖有關線索信息,一舉打掉一個涉及全國15個省份的職業騙貸團伙,涉案金額5100余萬元。
協同共進防范治理 共繪打防經濟犯罪“同心圓”
“你們了解哪些是涉眾型經濟犯罪嗎?”“如何有效防范涉眾型經濟犯罪……”
進校園護青春、進社區護民生、進企業護發展“三進三護”是今年青海公安經偵部門主推的系列宣傳活動,針對不同群體,青海公安經偵部門用群眾最喜聞樂見的方式,實現了“面對面”交流溝通、“點對點”精準宣講,“實打實”地提升了人民群眾防范經濟犯罪的意識和能力。
守好群眾“錢袋子”需要多部門協同作戰、多手段綜合運用、全社會廣泛參與。青海公安經偵部門主動服務中心大局,加強與經濟管理、行政執法和檢法機關的溝通協作,進一步建立完善與稅務、海關、金融監管、人民銀行等有關部門的協作配合制度機制,發動社會力量編織防范網絡,形成了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經濟犯罪治理新格局。
預防經濟犯罪,盡最大努力防止和降低犯罪案件的發生是公安經偵部門主動作為的具體體現。青海各級公安機關經偵部門與金融監管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組成檢查組,圍繞重點區域、關鍵行業,先后深入轄區市場主體開展風險排查活動,主動積極開展前端治理,有效凈化市場環境。
同時,深度研判在偵案件,分析犯罪規律特點,查找行業監管部門和市場主體薄弱環節,及時反饋管理漏洞,已經逐步成為經偵民警服務決策治理的一個固定動作。截至目前,經偵部門與檢法、行政監管部門已召開聯席會議150余次、及時發送《風險提示書》《風險防范建議書》61余份,幫助及時堵塞制度管理方面的漏洞,有效助力了社會治理水平的整體提升。
“服務站的建立運行大大拉近了警企的距離,不僅方便了企業的日常經營,還為公司運營、人員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寶貴的意見建議。”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某項目負責人感慨。隨著國家重點項目“西成鐵路”在黃南州尖扎縣開建,偷竊、損毀、阻工、內部安全管理等問題不斷滋生,2024年7月,黃南州尖扎縣公安局經偵大隊聯合轄區昂拉派出所在鐵路項目施工點成立“警企服務站”,完善常態化涉企違法犯罪風險發現和協同響應機制,依托線上“聯系群”和線下“服務站”,切實當好企業的安全員、法制員、調解員,全面深入排查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安全隱患,最大限度保護企業合法權益。
西寧市公安局城西公安分局與工商聯密切配合,以“經偵+律所+市場監管+稅務+銀行”模式,設立全省首個“警企服務站”;海南藏族自治州公安局通過搭建“經偵+市場監管+稅務”的運行模式,聯合州綠色產業發展園區管委會設立“警企服務站”,全方位、多角度為企業提供防范經濟犯罪預警、法律知識、政策宣講等服務;黃南州公安局搭建“黨建+服務”模式的“警企服務站”,實行每季度定期走訪、重大事項立即到訪、服務效果及時回訪的“三訪”機制,為企業提供法務咨詢、矛盾糾紛調處等服務……青海各地經偵部門持續發力,主動適應新形勢新發展需要,目前已籌建各具特色的“警企服務站”25個,“聯絡群”近30個。
法治引領規范執法 擦亮經濟發展“平安底色”
為縱深推進經偵執法規范化建設工作,青海公安經偵部門推動設立案管組6個、案管室4個、專(兼)職案管員49人,積極構建三級案管工作體系,強化對經偵執法活動的全要素管理,全流程把控、全環節盯辦,針對百余起案件圍繞性質認定、證據收集等方面開展實質審核,協同制定偵查提綱,大幅提升了辦案效率。
類似做法,是青海公安經偵部門改進執法辦案的一項有力舉措,也是青海公安經偵部門全力推進法治公安建設的一個生動縮影。
執法質量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線和牽動公安工作的“牛鼻子”,青海公安經偵部門聚焦新青海建設發展戰略部署,順應人民群眾期待需求,始終堅持法治、依靠法治,用好用活法律賦予的武器和手段,全力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時代使命任務。
全力推動經偵案管工作機制建設,圍繞實景、實案、實戰,堅持“從實處著眼、以實效為重”,將案管工作靠前一步融入實戰,提高案件定性精度、法律適用準度,強化對案件質效的實時跟蹤、精準把控。接待上門咨詢、報案群眾300余人次,嚴把入口關,充分發揮受理前置審核作用,實現案件全量網上記載,堅決杜絕“抽屜案”“口袋案”等問題發生。
不斷完善執法工作的監督模式。圍繞“警、案、人、物、場、卷、訪”等關鍵執法要素,綜合運用網上巡查、案件評查、實地檢查等多種方式,常態化開展“三查一治”工作,全年線上核查案件實現全覆蓋,及時發現瑕疵問題,持續督促整改,最大限度預防和減少執法問題發生,實現對執法質量的整體把控、精準管理。
持續開展專項排查整治。深入開展涉企執法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公安機關執法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集中整治等專項工作,聚焦“接報案立案、調查取證、強制措施、涉案財物、異地辦案”5方面23類突出問題,對在偵的260起涉企案件逐案排查、復查,有效防止損害企業合法權益問題的發生。
省公安廳經偵總隊有關負責人表示,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服務改革發展大局、保障國家經濟安全、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是公安機關的重要職責。新征程上,青海公安經偵部門將以建設更高水平平安青海為抓手,遏制犯罪、防范風險、服務發展、維護穩定為目標,依法打擊、嚴密防范各類經濟犯罪,繼續全力維護青海經濟安全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