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一部劇,一座城。一段光輝歷史,一場文化盛宴,在這個地方,生長著樸實的關中人,發(fā)生著平凡的人間事,孕育著深厚的關中文化。2024年以來,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公安局鹿塬派出所緊緊圍繞市局黨委“三五五五三”總體部署以及派出所主防“1551”模式,按照縣局黨委描繪的“四警藍圖”,積極挖掘文學名著《白鹿原》中蘊含的儒家“仁愛”思想,利用關中大儒朱先生文學形象,探索“朱先生說事”調解法,激活白鹿原文化基因,尊重民情民風,加強價值引導,提升源頭治理能力。在日常工作中,鹿塬派出所深耕“三大警務”,從轄區(qū)的日常巡邏到“1223”工作法的矛盾調解,從交通安全的守護到旅游景點的維穩(wěn),每一項工作都蘊含著警務創(chuàng)新的智慧與力量,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細節(jié)中感受到安全與溫暖。
警務前置穩(wěn)集市秩序,喇叭傳聲筑鄉(xiāng)村安全
每逢前衛(wèi)鎮(zhèn)的“二五八”大集到來,村民們便從四面八方趕來,在這里交流買賣、談天說地,濃濃的煙火氣彌漫在每一寸空氣之中。然而,熱鬧背后,潛在的治安隱患也如影隨形。鹿塬派出所敏銳感知風險,秉持主動警務理念,深入踐行派出所主防“1551”模式與“531”警務機制,聯合縣局巡特警大隊,針對集市人潮涌動、流動性大的特點,精心制定的巡邏方案如同一張嚴密的安全網,將每個角落都納入其中。
巡邏時,民輔警們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他們目光如炬,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存在隱患的角落,用實際行動為大集撐起一把安全的保護傘。在維護秩序的同時,民輔警們主動與趕集群眾交流,他們繪聲繪色地宣傳著防盜、防搶、防騙等相關知識以及為村民提供法律咨詢,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案例,讓群眾真切地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這一系列暖心又實用的行動,有效威懾了那些心懷不軌的違法犯罪分子,使得治安案件發(fā)生率大幅降低,讓村民們有了更好的安全感。
農村地區(qū)的交通環(huán)境錯綜復雜,部分群眾的交通安全意識淡薄,面對這一嚴峻形勢,鹿塬派出所的民輔警們靈機一動,巧妙借助農村“大喇叭”這一接地氣的宣傳利器。全鎮(zhèn)22個村的一百多個大喇叭,每天分三個時段定時“發(fā)聲”,循環(huán)播報著精心錄制的交通安全語音提示與安全常識。通過“大喇叭”這一貼近群眾、接地氣的宣傳方式,鹿塬派出所實現了道路交通知識宣傳無死角、傳播全覆蓋。村民們無論是在家中、田間勞作,還是茶余飯后,都能夠隨時隨地接收到這些重要的交通安全信息,真正做到了讓交通安全知識深入人心,家喻戶曉。此外,鹿塬派出所還加強對農村地區(qū)交通安全的監(jiān)管力度,通過定期巡查、隱患排查、重點路段和時段加強巡邏等措施,確保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勢持續(xù)穩(wěn)定。
“1223工作法”,化解矛盾糾紛顯成效
鹿塬派出所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了“1223工作法”,即1個目標、2項原則、2種調法、3級聯調機制(社區(qū)民警+村委會“交心調”、派出所主要領導+民警“普法調”、司法所+法庭+派出所“庭所聯動調”)。2024年12月17日,藍田縣公安局鹿塬派出所接連上演了兩幕“和諧交響曲”,將兩起劍拔弩張的打架案件巧妙化解為溫馨和諧的鄰里佳話。當天上午,前衛(wèi)街道良種廠門外發(fā)生了一起打架事件。七十歲的衛(wèi)某福老人因三輪車堵住廠門出口,與年輕的孟某發(fā)生爭執(zhí),情緒激動之下,老人不慎用拖把木棍將孟某面部打傷,現場氣氛瞬間緊張。
接到報警后,鹿塬派出所民警及時開展調查取證,為化解雙方矛盾,積極采取各種措施。他們首先耐心安撫雙方情緒,為雙方搭建起溝通的橋梁,隨后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識和豐富的人生經驗,為雙方上了一堂生動的“普法課”。他們用貼近生活的案例,詮釋了法律的力量和“以和為貴”的道理,引導雙方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反思自己的行為。
經過一番耐心的調解,衛(wèi)某福老人深感愧疚,向孟某表達了誠摯的歉意。孟某也展現了寬容與大度,接受了老人的道歉。最終,在民警們的見證下,兩位當事人握手言和,打架事件得到了圓滿解決。
“普法調”不僅化解了紛爭,更在當事人心中種下了法治的種子,讓他們深刻認識到法律的重要性,學會了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同日,另一場因瑣事引發(fā)的矛盾糾紛在村里悄然上演,喬某理與喬某榮,兩位平日里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鄰居,因一點小事動了手。鹿塬派出所的民警們再次火速出擊,這次,他們運用“1223工作法”中的“交心調”,深入村頭巷尾,尋找解決之道。
小院里,民警們邀請到村委會代表與雙方圍坐一圈,開始了心與心的交流。他們耐心傾聽,時而點頭贊同,時而輕聲安慰,村委會代表也從民俗村規(guī)方面進行了規(guī)勸。通過一番推心置腹的對話,喬某榮終于放下了心中的怨氣,主動向喬某理道歉,而喬某理也大方接受了道歉,兩人相視一笑,多年的鄰里恩怨瞬間煙消云散。
這兩起打架糾紛的成功調解,不僅是鹿塬派出所“1223工作法”的生動實踐,更是公安機關用心用情服務群眾的真實寫照。
鹿塬派出所通過深入調查、細致分析,準確把握矛盾雙方的訴求與分歧點,然后運用法律、道德、情感等多種手段進行調解。在調解過程中,始終堅持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贏得了群眾的信任與支持。許多原本可能愈演愈烈、激化升級的矛盾,在“1223工作法”的巧妙調解下,都得以平息,為構建和諧社會搭建了一座堅實的橋梁。
警務“連心”,白鹿原影視城“無憂暢游”
白鹿原影視城是展示地方文化、吸引游客的重要窗口。然而,隨著旅游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旅游景點的治安問題也日益凸顯。為此,鹿塬派出所秉持“連心警務”理念,通過加強巡邏防控、完善應急預案、提升服務水平等措施,為游客營造了一個安全、舒適、和諧的旅游環(huán)境。
在旅游旺季,鹿塬派出所會增派警力對景點進行24小時不間斷巡邏,確保游客的人身財產安全。同時,民輔警們還積極與景區(qū)管理部門合作,共同開展旅游安全知識宣傳、應急救援演練等活動,提高了游客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在他們的守護下,每一道美麗的風景都成為了游客心中難忘的回憶。
無論是集市上的安全守護,還是鄉(xiāng)村交通的宣傳保障;無論是矛盾糾紛的巧妙化解,還是旅游景區(qū)的貼心護航,樁樁件件都烙印著為民初心。下一步,鹿塬派出所將繼續(xù)緊扣時代脈搏,深度融合地方特色,深耕“三大警務”,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警務模式,為白鹿原的穩(wěn)定繁榮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