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城固縣檢察院圍繞非法小廣告治理工作召開聽證會。(資料照片)
當曾經那些霸占著小區樓道、外墻和單元門上花花綠綠的紙片或是歪歪扭扭涂寫的小廣告消失后,老舊小區也因其獨有的歲月記憶,成為城市中別具韻味又充滿溫暖的生活空間。
“你看,樓道、墻面、配電箱還有欄桿上干干凈凈的,對于我們老百姓來說,工作做沒做,做得好不好,都是能看到的。”12月15日,陜西省城固縣勝利街社區的居民王寶全自豪地告訴記者。
而這一切的變化,還得從一年多前當地檢察機關開展的市容環境整治專項監督活動(以下簡稱“專項活動”)說起。從那時開始,多方力量在這場治理小廣告的攻堅戰中匯聚、發力,讓原本被小廣告肆意侵蝕的公共空間逐漸恢復了整潔。
揭不完的“補丁”
“你知道,我們之前的環衛工人特別喜歡下雨天嗎?”
“只要下雨,那些貼在墻上的小廣告就會被雨水泡透了,這時候去清理,就會輕松很多了。”11月13日,城固縣城管局行政執法科科長王璇告訴記者。
2024年9月18日,城固縣城市管理局行政執法科執法人員周耀在城區內進行巡查時,發現城區主要路口人行橫道附近有噴涂廣告的現象。執法人員根據廣告的線索,對當事人張某某修理電動車店鋪位置及噴涂廣告位置進行現場勘查,確認違法行為后,責令當事人限期對違法噴涂廣告進行清除,并處以三百元的行政處罰。
“這個案子比較典型。專項活動開展一年多以來,隨著打擊、處罰力度的增大,違法成本越來越高,這類違法行為已經在逐漸減少。而這次抓的現行,是店老板自己做的小廣告。”談到此處,王璇坦誠地說,在專項活動之前,當地城管部門就與公安機關開展過聯合執法,但效果并不理想。
究其原因,除了一些商家錯誤地認為這是一種便捷有效的宣傳方式外,也有涉及面廣、難度大、反復性強等困難,而這些治理難點也幾乎成了小廣告反彈的主要原因。除了處罰力度的問題外,還有轄區管理問題。大街小巷的電線桿、公交站臺、商業街,這些地方的環衛工作可以按照片區進行網格化的管理,但小區的小廣告治理,就屬于內部管理了。
“新小區有門禁,外人進不去,管理也比較嚴格,亂貼小廣告問題較少。而老舊小區,因為缺乏管理,亂貼小廣告的問題比較嚴重。”博望街道勝利街社區工作人員徐鶴告訴記者,現在部分小廣告中有大量詐騙信息,老年人防范意識相對較差,無形中加大了老年人遭遇電信網絡詐騙的風險。
“藏不住”的犯罪
“角落里的小卡片、汽車后視鏡的二維碼、電梯里的彩色貼紙……”城固縣公安局民警張哲告訴記者,如果說,家政服務類的小廣告只是惹人煩的話,那么這種詐騙和色情類的小廣告就涉嫌違法了。這類小廣告往往內容低俗不堪,且具有極強的引導性,如果群眾心動掃碼,就會落入詐騙陷阱。
2023年10月,城固縣公安機關在專項活動中成功打掉一個印制張貼涉詐小廣告的團伙,抓獲違法人員3人,查獲作案手機5部、專用打印設備1臺。
“雖然人抓住了,證據也有,但在處罰上確實是難題。處罰的標準主要以嫌疑人的獲利情況衡量,但是嫌疑人到底貼了多少張小廣告很難統計;也可以根據受害人損失或者嫌疑人違法收入這些證據,通過核實被詐騙金額損失,進行定罪量刑。但是,如果沒有證據證明是因為小廣告造成的相關經濟損失,就只能以亂貼小廣告進行處罰。”民警姜羽介紹道。
陜西豐瑞律師事務所律師劉艷陽認為,作為廣告發布者和小廣告的貼單者,如果內容涉及詐騙、色情等方面,一旦查實,面對的就不只是各地的城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地方性法規,還有可能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等相關法律法規。
據了解,今年4月,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案件。李某等犯罪嫌疑人按照“上家”指示,四處粘貼情色貼紙。背后的操縱者以貼紙上的色情信息作為誘餌,實施電信網絡詐騙。
法院審理后認為,李某等犯罪嫌疑人雖沒有直接參與詐騙活動,但其粘貼二維碼貼紙等行為,為騙子提供了幫助,詐騙金額達76萬余元。法院一審以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依法對4名犯罪嫌疑人,判處有期徒刑1年7個月至拘役5個月不等的刑罰。
這個案例無疑是給那些心存僥幸者一定的威懾和警示。
在專項活動開展的一年時間里,城固縣大街小巷的電線桿、公交站臺、居民樓道,那些曾經被五花八門的小廣告霸占的地方,已逐漸恢復了其原本干凈整潔的面貌。
那么一年來,小廣告治理中的困難又是怎么被攻克的呢?
“串起來”的工作
“當然有反彈了,總會有些人心存僥幸,而能保持治理成效的主要原因,一個是持續清理的力度,再就是多部門合作,互通有無了。”城固縣檢察院行政檢察部檢察官譚怡介紹,對于詐騙信息,公安機關會介入;對于清理問題,城管部門會介入;老舊小區,也有志愿者的加入。而在工作中,檢察建議就像“金絲線”一樣,不光是把相關部門串起來了,還會時不時起到督促作用。
據了解,2023年6月專項活動正式啟動,當地檢察機關前期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做了大量的材料收集和整理工作。
譚怡說:“在小廣告治理這種社會治理工作中,我們是外行。而為了讓檢察建議這根‘金絲線’真正起到作用,除了前期的工作外,更離不開相關職能部門和專家的出謀劃策。”
怎么做?怎么能做好?怎么做才能持久?帶著這一連串的問題,當地檢察機關開始尋找答案。
2023年7月19日,城固縣檢察院舉行公開聽證會。城固縣檢察院行政檢察部主任、承辦檢察官楊林峰結合前期調查情況從案件基本情況、法律依據、聽證的焦點和擬提出的建議幾個方面作了介紹。各相關行政單位就開展違法小廣告整治工作情況進行了說明。
談問題,找辦法,說建議。借著這個會議,小廣告治理中的難點、堵點都被提了出來,而老舊小區存在的問題,也成為大家關注的重點。
9頁的會議記錄,承載著多部門共同治理小廣告的決心和信心。
“不能掉鏈子啊!”楊林峰回憶道,當他看到手里的會議記錄時,就一直暗自在心里鼓著勁。
3天后,隨著檢察建議書的送達,城市管理部門、公安部門、多個街道、小區迅速響應。
定期開展巡查執法,加大查處力度,建立長效治理機制;
疏堵結合,設置統一合理的廣告欄,滿足群眾張貼廣告的現實需求;
強化宣傳教育,引導廣大市民提升市容環境保護意識;
加強聯合執法,對于非法廣告、信息內容涉及偽造證件、印章、票據等違法行為,公安機關通過個案辦理和專項整治相結合的方式依法查處,共同推動違法小廣告的治理工作;
對老舊小區小廣告的清理,社區志愿者和小區居民積極參與;
……
如今,一年的時間過去了。
在當地,多部門的聯合執法已成為常態,戶外電力箱新增的網狀防護罩,讓小廣告沒有了“落腳”的地方。家政服務類的信息,也有了集中的展示點位。環衛、社區也形成了網格化管理,老舊小區這個難點,也在志愿者和小區住戶的努力下恢復到干凈整潔的樣子。
至此,從集中清理到服務信息的整合治理,再到非法信息的嚴打,多個相關職能部門都在檢察建議這根“金絲線”串聯下,迅速且有序地轉動起來。
有成效的治理
“一項好的工作,一是看他的工作成效,再就是要看他的做法有沒有推廣價值。”西北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副院長、副教授,陜西省人民檢察院聽證員崔玲玲表示,像這種社會小點位的工作,往往因為見效慢、涉及面廣、反復性高等特點成為社會治理的難點。
而這種“頑疾”,也并不是某一家機關能單獨治理的。
崔玲玲認為,在當今社會治理的復雜體系中,檢察建議作為檢察機關履行法律監督職責的重要方式,正發揮著獨特且關鍵的作用。
在參與社會治理層面,特別是社會熱點難點問題,檢察建議的優勢不僅僅體現在其法律定位和功能上,還在于其獨特的實施方式和效果。
在實際操作中,檢察建議與其他治理手段相比,具有更強的專業性和針對性。同時,檢察建議的實施過程注重與被建議單位的溝通與協作,這更是一種良性的互動機制。
“任何一項治理工作都是因地制宜的,不能簡單照搬、照抄其他地區的模式和經驗。”崔玲玲說,“如果把城固這個小縣城看成是一個城市中的小網格,那么在這個網格中,不僅看到了多方合作,還看到了志愿者和自治的力量,這樣的治理模式也為相關治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而治理中的長效機制更離不開檢察建議全程的監督、跟進機制和對自身清晰的定位。”
據了解,近年來,陜西檢察機關主動將辦案職能向社會治理領域延伸,今年向有關單位和部門提出社會治理類檢察建議1165件,589件檢察建議受到黨委、人大領導批示肯定,推動相關部門建立長效機制192個。
社會治理工作中,檢察建議以其獨特的法律監督職能和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如同一條堅韌的“金絲線”,串起了社會治理工作的各個環節與層面。從問題的發現與剖析,到多部門的協同作戰,再到公眾的積極參與以及長效機制的構建,檢察建議為筑牢社會治理的法治根基貢獻了不可或缺的力量,助力整個社會治理體系向著更加科學、高效、和諧的方向不斷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