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建設一頭連著群眾的美好生活,一頭連著高質量發展。
把平安織進基層網格,把司法為民牢記于心,把堅定信念融入靈魂——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委政法委以法治護航改革,服務高質量發展,讓轄區群眾平安幸福,讓公平正義直抵人心,讓長安長治久安。2024年12月,西安市長安區委政法委被授予全省“三秦楷模”榮譽稱號。
為深入推動平安建設,西安市長安區結合實際,蹚出了一條民情在網格掌握、矛盾在網格化解、問題在網格解決、服務在網格開展的基層治理新路子。長安區委政法委按照社會治理到網格、法治服務到網格、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到網格的要求,統籌指導政法各單位把網格化管理融入日常工作中。今年以來,全區共辦理網格事件19.8萬余件,處理矛盾糾紛2125件,平安指數位列西安市區縣第一。
網約車司機張師傅發生了交通事故,情況比較嚴重,保險公司要司法鑒定才能進行理賠,但去法院打官司會影響出車,這讓張師傅進退兩難。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張師傅來到西安市長安區綜治中心訴訟服務中心咨詢。
工作人員表示,張師傅如果同意,這起糾紛可以分流至交警窗口,同時派一名特邀調解員協同處理。“同意。”張師傅連連點頭。在交警和特邀調解員的共同調解下,不到1個小時,全責的對方便向張師傅現場支付了全部賠償款。
“在區委政法委統籌下,長安區訴訟服務中心等五中心和多部門入駐區綜治中心,司法部門、行政部門、調解力量多方聯動,極大縮短了解決群眾矛盾糾紛的時間,同時也降低了成本。”長安區委政法委副書記李宇紅介紹。
李先生在某勞動技能培訓學校參加培訓,中途因故終止,希望退還培訓費。在與學校長時間協商無果后,5月27日,李先生把問題反映給了長安區信訪局。區信訪局當日轉送至區人社局。區人社局當日受理,優先進行調解。5月29日,雙方簽訂和解協議書,31日正式辦結。
問題的迅速解決得益于長安區綜治中心的有序高效運行。長安區委政法委認真貫徹落實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要求,統籌訴訟服務、檢察服務、公共法律服務、信訪接待等功能,全流程完善群眾訴求的登記、受理、辦理等工作,讓群眾解決矛盾糾紛“最多跑一地”。
“中心運行以來,累計接待來訪4.2萬余人次,受理矛盾糾紛5185起,已受理糾紛基本辦結,訴訟案件大幅下降。今年7月7日、8日,中央信訪工作聯席會議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現場會在陜西召開,長安區作為全省唯一區縣點位接受觀摩。”長安區信訪局局長胡寅龍介紹。
著眼轄區長治久安、人民安居樂業,長安區委政法委在推動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的同時,著力提升社會治安防控能力,組織開展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等專項行動,讓轄區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長安區先后獲評“陜西省平安區縣”“陜西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區”,連續兩年被省上授予“平安銅鼎”。
著眼護航企業發展大局、立足優化營商環境實際,長安區委政法委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不斷優化便民利企舉措。西安市長安區持續加大重點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全區辦理涉企知識產權案件712件;加強科創企業執法司法保護,成立長安區首個涉外律師服務站,設立秦創原知識產權巡回審判點、保護站;探索建立企業信用修復和正向信用激勵機制,協調區法院及時為51家主動履行債務的企業出具《信用修復證明》,助力企業重塑信用、糾錯重生。
“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依照‘三定’履職,依照法制辦事,依照職責落實,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度融入市域社會治理大格局,依法服務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守護轄區群眾平安幸福。”長安區委政法委書記馮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