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橋派出所社區民警在暖心警務會客廳接待來訪群眾。
今年以來,陜西省西安市公安局以派出所警務機制改革為契機,大力推行“派出所主防”工作,全面開展“五共治”(警社共治、警校共治、警村共治、警醫共治、警企共治)。西安市公安局高陵分局渭橋派出所借助暖心警務會客廳,針對家庭這個“最小平安單元”,多措并舉開展矛盾糾紛化解工作。
針對離婚中的矛盾糾紛,渭橋派出所與高陵區民政局合力構建共治機制。打造信息互通機制,民警與民政局工作人員強化溝通聯絡,針對有可能引發矛盾的個案,提前相互通報情況,做好預防措施;推出快速響應機制,離婚雙方在辦理離婚事項過程中,一旦有發生沖突的苗頭,民警與民政局工作人員就迅速介入調解,避免矛盾擴大升級;完善跟進處置機制,對已經發生矛盾的個案,民警對報警記錄進行數據分析,由公安機關牽頭,聯合民政、婦聯等部門跟進調解,防止矛盾激化。
“終止婚姻關系只是這段感情的終結,而不是人生的終結,為了雙方以后的幸福,更應該理智對待……”近日,高陵區一對夫妻感情不和準備離婚,因孩子撫養權爭得不可開交,多次發生沖突,還發生過打砸家中家具物品的情況。經過民警和民政局工作人員多次耐心調解,今年9月兩人終于在暖心警務會客廳達成協議。
“作為登記機關,我們經常會碰到類似的情況。自從與派出所開展‘警社共治’工作,有了民警及時參與,類似事件的發生率明顯降低。”高陵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主任羅重立介紹道。
將這起疑難糾紛調解成功后,渭橋派出所進行分析和經驗總結,要提前介入、源頭化解矛盾糾紛,從家庭這個“最小平安單元”入手做好調解工作,避免沖突發生。
渭橋派出所在聯動民政局、婦聯等單位的基礎上,將社區、物業工作人員和網格員等納入共治框架中,選取業務素質高、協調能力強的人員組成“最小平安單位”調解專班,在民警支持下深入開展調解工作。
今年9月底,“最小平安單位”調解專班在走訪中得到兩條消息,天下榮郡小區的兩戶業主家存在夫妻矛盾,且有愈演愈烈之勢。一戶是因為妻子沉迷麻將,對家人不聞不問,另一戶是丈夫長期酗酒。
渭橋派出所根據兩家的不同情況,分別采取不同的調解方式,并結合相關法律法規和案例“對癥下藥”,取得了良好的調解效果。“有了民警帶領,我們調解矛盾更有底氣,通過調解這些家庭矛盾,使小區氛圍更加和諧,也推進了我們的日常工作。”鹿苑街道城西社區副主任高淑娟說。
8月以來,渭橋派出所依托暖心警務會客廳開展“警社共治”,在多元化調解機制下,成功調解家庭矛盾200多起,調解成功率達95%以上,接報警總量下降18%,因家庭糾紛引發報警數下降70%。
“‘警社共治’是高陵公安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開展基層治理的新路徑。家庭作為‘最小平安單元’是社會穩定的基礎,我們努力維護好每個家庭,為整個社會夯實平安根基。”西安市公安局高陵分局局長賈海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