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來,加麻鄉準確把握基層治理關鍵環節,以提升綜治中心實體化運行水平為抓手,按照“一體化運作,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解決,一條龍服務”四個一的理念,推進綜治中心實體化建設,全面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踐行傳承好新時代“楓橋經驗”。
建強陣地,實現一體化運行。加麻鄉將原有的加麻法庭建成了集群眾接待大廳、綜合研判指揮調度室、矛盾糾紛調處室、法律服務室、網格化管理工作室、信訪接待室、群防群治工作室為一體的“一廳六室”鄉級綜治中心,按照工作所需配備了辦公硬件設施,選優配強了中心工作人員,并建立健全了綜治中心分析研判制度、矛盾糾紛調解制度、領導接訪等制度,常態化開展治安形勢分析研判、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重點人群管控、普法宣傳、網格管理等工作,形成部門聯動、權責明晰、運行順暢的基層治理體系,推動綜治中心實體化運行。數據顯示,一年來共鄉綜治中心共召開12次分析研判會議,共接待受理群眾50余人次,調解矛盾糾紛12件(化解率100%),處理信訪事件3起(涉及資金40余萬元)。
一窗多辦,實現一站式受理。群眾到中心反映各類訴求,由綜治中心群眾接待窗口統一登記受理,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轉到進駐中心的部門接待處理,對可以當場處理的直接辦理;不能當即處理的,在規定期限內辦結;對屬于進駐中心之外的單位職責范圍內的事項,由中心轉送或交辦至上級有關單位,督促辦理。工作開展以來,綜治中心共受理了20余件鄰里糾紛、婚姻糾紛、農民工討薪、法律援助、政策咨詢等群眾急難愁盼事件。此外,為方便群眾更好地了解各項政策和辦事流程,綜治中心重點在規范化服務上下功夫,全面推行了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登記受理制等工作制度。專門印制了辦事指南、工作制度、申請辦理流程圖,將服務內容、服務流程、工作職責、監督電話等予以公布,使日常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井然有序,最大程度地方便群眾。
多方聯動,實現一攬子解決。今年6月份,白松村村民加略到綜治中心反映道路拓寬項目施工過程中部分群眾與施工方因廢料堆積、樹木產生矛盾糾紛,急需幫助解決。接訪后,中心立即派出調解員第一時間走訪調查,在全面了解情況后,組織相關當事人到綜治中心進行面對面調解。該中心針對問題復雜性,聯系鄉司法所、業主方、交通辦等涉及部門,聯合開展調解。最終在多方力量共同努力下,經過以法為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化解了該矛盾糾紛,保障了群眾的根本利益。而這樣的案件僅僅是加麻鄉綜治中心化解各類矛盾糾紛以及信訪事件的一個縮影。
為了整合力量資源,做優一窗受理、一攬子解決,加麻鄉中心將鄉平安法治辦、司法所、信訪辦、法庭、消防所等部門作為中心常駐部門,充實5名工作人員。統籌整合鄉派出所、民政辦、人社辦、婦聯、應急辦、醫保辦等各方力量,根據需要采取“隨叫隨到”方式及時進駐,打破部門壁壘,對社會矛盾糾紛開展統一排查、會商調處、聯合作戰、協力化解,增強糾紛聯排、矛盾聯調、問題聯處的聚合力。真正實現矛盾糾紛化解“最多跑一地”,解決問題“最多跑一次”。今年以來,綜治中心共組織開展日常走訪排查60余次,安全隱患聯合整治20余次,矛盾糾紛調解10余件,開展便民服務20余次。
閉環管理,實現一條龍服務。矛盾糾紛化解回訪,就是把小事做實,有效鞏固調解成果,徹底解決矛盾糾紛反彈問題,進一步消除各類不穩定因素。加麻鄉中心始終堅持“群眾上訪、窗口受理、中心指派、分流督辦、跟蹤回訪”全流程閉環式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充分保證矛盾糾紛化解在登記、分流、轉辦、受理、辦理、答復等各環節銜接順暢、程序合理、過程妥善、群眾滿意。
群眾利益無小事,“小糾紛”里有“大民生”。下一步,將繼續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基層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機制,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