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云南省麗江市玉龍縣公安局龍蟠派出所攜手龍蟠鄉興文詩社,創新推出“警察+詩社”治理模式,將新時代“楓橋經驗”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新活力。
興文詩社地處自然風光旖旎,文化底蘊深厚的龍蟠鄉,是全國最小的村級詩社。自1990年成立以來,一直秉持弘揚中華詩詞、傳承地方文化的宗旨,定期出版詩刊、組織活動,吸引了大量詩詞愛好者前來觀摩學習。
今年以來,龍蟠派出所積極探索鄉賢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充分挖掘詩社在當地的影響力優勢,創新打造“公安+詩社”治理模式。通過借助詩社人熟、地熟、事熟的群體優勢和定期出版特刊、開展活動的資源優勢,派出所與詩社共同推動全鄉基層社會治理工作。
在“警察+詩人”組成的群眾“知心人”隊伍中,派出所民警與詩社成員攜手入戶講解法律知識,排查矛盾糾紛隱患。通過創作詩歌書法作品,邀請村民觀展,既調解了糾紛,又宣傳了法律知識,有效提升了基層社會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在龍蟠鄉,因鄰里糾紛、婚戀糾紛、大項目建設引發的矛盾糾紛占比較大。為突破調解瓶頸,派出所與詩社聯合發力,從農村的“老理”出發,用老百姓的“土法”,打好親情、友情、鄉情牌。通過“普法+調解”的調處模式,大量矛盾糾紛及時快速有效就地化解,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此外,詩社鄉賢還在協助村民自治、協助鄉村振興等方面積極發揮傳統文化德治教化作用。他們結合美麗鄉村和平安鄉村建設,積極開展主題詩歌書法創作活動,使廣大村民見賢思齊,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皩⑿聲r代‘楓橋經驗’的傳承浸潤在詩意的韻味里,打造一種以藏藍為底色的詩意‘楓景’,構建多元共治新格局,筑牢平安穩定基石,這是我們的目標?!饼報磁沙鏊L和紅圣表示。
“警察+鄉村詩社”的跨界組合因全心全意為群眾化解矛盾、解決難題,贏得了廣大村民的信賴和好評。這一創新模式不僅提升了基層社會治理水平,也促進了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云南日報-云新聞、麗江市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