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筆塔(紅龜山塔)不僅是一座塔,它還是每個鳳慶人的精神寄托,照亮著每個在外工作學習的游子歸家之路,檢察機關通過公益訴訟保護文筆塔,是對代表建議的有效落實,他們不僅保護了百年文物,也守住了鳳慶人的濃濃鄉愁......”近日,在紅龜山塔保護行政公益訴訟辦案效果公開聽證會上,受邀人大代表對檢察公益訴訟保護紅龜山塔工作表示高度認可。
紅龜山塔,又稱文筆塔,是云南省臨滄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鳳慶的地標性建筑之一。它矗立于鳳慶縣城東南7公里處的紅龜山上,建于光緒十四年(1888年)。該塔為方形空心密檐磚塔,共十七級,塔剎為銅質寶鼎,塔內下部設四柱支撐,塔身每級四面均設券洞,塔的正面刻有“高挹奎光”四個橫額大字,具有很高的歷史、人文、藝術價值。
今年9月,鳳慶縣檢察院在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責中發現,紅龜山塔塔體有明顯的亂涂亂畫痕跡,古塔風貌遭到破壞。為保護好鳳慶城市名片,檢察官使用無人機航拍技術手段進行調查取證,發現紅龜山塔作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未設立文物保護標志碑,該塔塔體有一道門,人可通過該入口進入塔內,塔身多處刻有“某某某”“到此一游”等字樣痕跡,其文物價值受到影響。
根據文物保護相關法律規定,鳳慶縣檢察院向負有監管職責的行政機關制發檢察建議,督促依法履職,采取有效措施加強文物的監管力度。
收到檢察建議后,相關行政機關高度重視,認真落實文物屬地管理責任,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投入資金完成塔體粉刷,修復古塔原有風貌;按照國家統一標準,制作了文物保護單位標志碑和責任公示牌,清楚記載塔的保護級別、保護范圍及建設控制地等重要信息;關閉塔體入口,消除安全隱患;同時舉一反三對轄區內文物保護單位及周邊環境進行安全檢查,開展文物保護宣傳,引導游客文明參觀。
近日,鳳慶縣檢察院向“益心為公”志愿者征集調查問卷,并就紅龜山塔保護辦案效果召開公開聽證會,相關行政機關、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聽證員應邀參加聽證,行政機關就公益受損、整改措施及效果作了發言,與會人員就整改效果進行了討論,聽證員集中進行了評議,一致認為紅龜山塔修繕保護效果明顯,行政機關履職到位,同意檢察機關終結審查。
紅龜山塔終于恢復了往日的風貌。
(鳳慶縣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