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在新華網主辦的數字經濟和社會治理暨2024社會治理創新分享大會上,貴州省黔南州荔波縣人民法院“荔即解”化解旅游糾紛工作法獲評“2024年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創優實踐典型”;同年11月,該工作法也榮獲貴州省委政法委授予的“全省新時代‘楓橋經驗’先進典型”稱號,并作為貴州省7個工作法代表之一在全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典型案例集中展示交流會上作匯報展示。
這些榮譽的背后,是荔波法院緊緊圍繞“荔波打造世界級旅游景區”中心大局,積極創新旅游糾紛化解新模式,縮短旅游糾紛化解周期,讓游客不因糾紛停住享受美的腳步而不斷探索的結果。據統計,2024年,荔波縣涉旅糾紛平均化解時長從原先的10天大幅降至2小時,這一顯著成果的取得,荔波法院用了3年的時間來探索。
早在2021年10月,德國華僑游客公某慕名來到荔波小七孔景區游玩,因景區路滑不慎跌倒,造成腳部骨折。隨后,公某因賠償問題與某旅游公司協商未果,于是撥打荔波法院旅游糾紛快速化解熱線電話尋求幫助。法官接到電話后,迅速趕到公某居住的酒店協調處理,不僅如此,法官還到事故發生地進行現場勘查核實。
考慮到公某在國內的行程比較緊,為確保公某能夠安心治療和后續行程不受影響,荔波法院會同旅游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雙方當事人通過“人民法院在線服務”進行在線調解,并達成了調解協議。在后續處理中,法官積極督促保險公司按照司法確認的內容將理賠款支付給公某。
公某回到德國后,經過治療身體逐漸好轉。2022年5月,心懷感激的公某不僅通過微信發送消息向法官表示口頭感謝,還特意寫了一封感謝信郵寄到荔波法院,以表達對法官以及荔波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的謝意。
旅游要發展,司法服務也要跟上,不能讓游客乘興而來,敗興而歸,這是荔波法院深耕旅游糾紛多元化解的初衷。自2021年起,荔波法院立足轄區豐富的旅游資源,在小七孔景區設置了旅游巡回辦案點,啟動“一景區一法官”工作,創新“法院-法庭-巡回辦案點”無縫對接的工作模式,構建“法院+”調解模式;同時,在荔波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積極探索以“部門聯動快速定損,專項基金先行賠付”為核心的“荔即解”化解旅游糾紛工作法,致力于守護游客的詩與遠方,為荔波旅游服務水平持續提升提供堅強司法保障。
2024年9月的一個周末,游客杜某一家到荔波縣游玩并入住荔波古鎮某酒店。期間,杜某在酒店洗衣房晾曬衣物,因晾衣桿過高,便踩到旁邊的小桌子上,卻不料地面濕滑且桌腳不穩,導致杜某摔倒受傷,經醫院診斷為粉碎性骨折。為此,杜某家屬提出此次事故耽誤了原定行程,希望酒店賠償其醫療費、誤工費、精神損失費等共計1萬余元。
由于雙方在事故的責任分擔、賠償數額等方面無法達成一致意見,雙方向法院尋求幫助。接到案件后,荔波法院立刻啟動“荔即解”旅游糾紛快速聯動處置工作機制,協同荔波縣市監局、荔波縣文旅局、荔波縣消費者協會以及酒店行業協會共同組織游客和涉事酒店進行調解。
調解過程中,法官一方面做好游客情緒安撫工作,一方面就具體情況客觀分析研判定責,經過近兩個小時的調解,雙方自愿達成了調解協議,由酒店賠償游客杜某醫藥費及相關損失共計7400余元。
“沒想到荔波對游客的糾紛處理如此重視,從我們投訴到調解成功還不到2小時。這次調解非常及時高效,感謝你們幫助我們解決了大難題,這下我們全家能夠安心回家了。”游客杜某對法官說道。
該案件的快速處理,是荔波法院“荔即解”化解旅游糾紛工作法的一個縮影,彰顯了“部門聯動快速定損,專項基金先行賠付”這一舉措的高效、便捷,真正實現了“涉旅糾紛立即解,游客行程不耽誤”的目標。
針對荔波旅游市場持續火爆,人民法院在化解旅游糾紛時如何做到從糾紛源頭上開展治理工作這一問題時,荔波縣人民法院甲良人民法庭庭長陸瑜說:“小七孔景區位于我們法庭的轄區,每年游客接待量超2000萬人次,為快速化解旅游糾紛,我們聯合行業主管部門制定旅游糾紛快速化解聯動機制,推動糾紛化解‘不過夜’。同時,我們通過指導制定行業規范公約、開展培訓座談、典型案例宣傳等,引導旅游經營主體誠信經營,提高群眾對商業化分擔風險模式的認識,既降低了旅游產業經營者的經營風險,避免了因經營隱患導致的返貧,又保障了游客受損時可以快速理賠,實現糾紛源頭防治。”
荔波作為旅游大縣,旅游糾紛的妥善處理不僅成為影響游客體驗和旅游地形象的關鍵因素,也事關當地旅游從業者的生存。
2024年4月,在小七孔西門開辦民宿的何某就親身經歷了一場高效的旅游糾紛化解過程,也正因為投保了公眾責任險恰好解決了一樁煩心事。
何某是小七孔西門的移民搬遷戶,利用自家房子開辦了一家小民宿。來自上海的游客張某在入住何某的民宿時,因樓梯濕滑不慎摔倒受傷,治療產生了醫療費、誤工費、交通費等費用共計1.2萬余元。
接到案件后,甲良法庭迅速組織各部門參與調解,在了解到該民宿于2024年1月份已經投保公眾責任險后,法官立即聯系保險公司,保險公司第一時間派遣工作人員趕到現場參與調解。在清晰查明案件事實,明確各方責任后,保險公司按照保險合同約定,全額賠付了張某的所有損失。
事后,民宿老板何某說:“自從我們家做民宿生意后,我最擔心的就是游客在店里受傷賠償的問題。2023年年初,荔波法院在我們新街村舉辦的旅游從業者風險防范典型案例宣講活動讓我有了應對之策,我在保險公司投保了150元的公眾責任險,沒想到,這份保險在不久后真的發揮了大作用。”
在談到隨著旅游市場的不斷發展,新類型旅游糾紛越來越多,人民法院如何整合相關職能共同參與到旅游糾紛化解工作中來這一話題時,荔波法院副院長郭明學介紹道:“對于旅游糾紛,我們堅持以調為先。我們將法官、檢察官、警官、村干、聯戶長等編入調解網格,落實荔波縣委政法委‘1+N’全域化解模式。在小七孔景區設置旅游速裁法官工作站、景區訴訟聯絡點、調解室,調解員入駐景區調解室,就地解決旅游糾紛。此外,還創新建立‘四長’聯動‘三級’聯調機制,成立涉旅糾紛微信調解工作群,設立遠程調解室。這些舉措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糾紛多元調解、遠程調解,大大提高了調解效率。”
游客外出旅游,行程通常較為緊湊,一旦糾紛化解耗時長,游客等不起,將會極大地影響游客的出行體驗。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如何提高旅游糾紛化解質效助力打造優質旅游服務環境?
“對于旅游糾紛化解,關鍵在于一個‘快’字,我們在調處過程中主要突出3個‘快’。”荔波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鵬強調。“首先是‘定責快’,我們與醫療機構、衛健局、保險公司、市場監督管理局等主管職能部門建立旅游糾紛快處快賠聯合調解工作機制,通過專業力量協作,快速明確各方責任與義務。其次是‘履行快’,我們率先在全省推行‘旅游糾紛先行賠付’機制,建立旅游糾紛專項基金,由專項基金向游客先行賠付,破解外地游客‘異地維權’時間長、程序復雜等問題。最后是‘審執快’,積極推廣運用‘人民法院在線服務’‘人民調解平臺’微信小程序,通過在線調解平臺解決糾紛。同時配置巡回審判車、巡回審判包,確保重大糾紛一小時內到場、當日協調處理。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游客的滿意度和信任度,也為荔波旅游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服務和保障。”
2021年以來,荔波法院積極探索旅游糾紛高效化解工作模式,2023年1月,貴州省委、省政府確定將荔波打造成世界級旅游景區,荔波法院緊緊圍繞這一中心任務,持續提升旅游糾紛化解能力,并于2024年總結提煉形成以“治、調、快”為特點的“荔即解”化解旅游糾紛工作法,實現旅游糾紛源頭防治、快速化解。
未來,荔波法院將牢固樹立“法治環境就是旅游環境,司法服務就是旅游服務”的理念,緊緊圍繞“荔波縣打造世界級旅游景區”中心大局,緊盯旅游“服務”要素,持續做實做細“荔即解”化解旅游糾紛工作法,為荔波縣旅游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讓來到荔波的游客都能擁有安心、舒心的旅游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