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被判處社區矯正后,感覺周圍的人都看不起我。非常感謝司法局的教育幫扶,尤其是心理咨詢師的關心疏導,讓我重拾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氣,找到了人生價值。現在,我也在學習相關心理知識,希望日后能幫助到其他人,把愛傳遞下去。”近日,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大河鎮社區矯正對象韋某某向三都自治縣司法局社區矯正中心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在我們的社會中,有這樣一群特殊的人——社區矯正對象,他們曾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但社區矯正如同溫暖的燈塔,照亮他們回歸正途的路。
社區矯正作為中國特色非監禁刑事執行方式,承擔著保平安、護穩定、促和諧重要使命職責,是平安三都建設的一道重要的“防火墻”。近年來,三都自治縣司法局積極探索構建“一個中心、兩個工作隊、三種教育、四項機制”的“1234”民族地區社區矯正工作體系,堅持推進社區矯正工作法治化、社會化、專業化、智慧化運行,有效提升矯正監督管理能力和教育幫扶效果,促進社區矯正對象順利回歸社會,堅決守住全縣“三個不發生”的安全穩定底線。
圖為三都自治縣社區矯正中心
建設“一個中心”促進社區矯正服務智能化
“在社區矯正中心,入矯人員可利用VR設備打造多種虛擬現實等教育場景,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沉浸式”體驗教育。也可通過心理咨詢、情緒宣泄等多種方式,引導和幫助社區矯正對象調節不良情緒,克服心理障礙?!比甲灾慰h司法局社區矯正工作管理科科長吳觀忠介紹說。
“一開始來矯正中心報到時,我非常焦慮和緊張。”社區矯正對象陳某因為法律意識淡薄觸犯了法律?!皼]想到這里有心理咨詢師,通過‘一對一、面對面’的對我進行心理輔導,這種被關愛的感覺讓我非常感動,也讓我漸漸放下了戒備,明確了自己矯正的方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三都自治縣司法局以奮力打造民族自治地區“智慧矯正中心”建設樣板為目標,采取舊材新用、升級改造、新增配置等方式,在黔南州率先建成“智慧矯正中心”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積約400平方米的“智慧矯正中心”涵蓋監督管理區、教育幫扶區、綜合管理區,建有指揮中心、報到登記室、心理咨詢室等17個功能室,配備自助入矯一體機、人臉識別無感簽到系統,引入心理自助測評儀及VR教育系統等。
同時,借助“貴州省社區矯正智慧管理平臺”位置監控、越界報警、“在矯通”手機APP、人臉簽到、在線學習等功能及“天網工程”“雪亮工程”加強對矯正對象進行監管,既減輕了社區矯正工作者的日常負擔,又能提升社區矯正的教育質量和效果,為全縣社區矯正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科技支撐。
圖為智慧矯正中心
組建“兩個工作隊”促進社區矯正管理專業化
“智慧矯正中心”僅是三都自治縣司法局探索建立社區矯正工作體系的一個縮影,如何解決監管力量不足與社區矯正工作強度增大的矛盾,是三都自治縣司法局長期以來思考的問題。
為進一步加強對矯正工作人員的管理,三都自治縣司法局積極探索社區矯正“隊建制”改革,以構建形成“社區矯正管理局負總責、各工作隊專抓日常監管教育、司法所參與輔助”的職責工作體系為抓手,并將社區矯正融入“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1+6+1”社會治安重點任務,推動全縣社區矯正的執法管理提質增效。
2023年以來,三都自治縣先后組建兩個熟悉運用少數民族語言和普通話的“雙語”社區矯正專門隊伍,統一制定工作證和購買作訓服裝,工作隊實行集中辦公,對矯正對象實行統一管理。目前,兩個工作隊共有工作人員20名(其中4名正式干部、16名矯正協管員),也是黔南州第一支社區矯正專業化社區矯正隊伍。
如今,三都自治縣社區矯正中心通過社區矯正“隊建制”改革,既解決了監管力量不足的問題,又努力做到管得住、管得好,防止脫管、漏管,為社區矯正對象提供更便利、更全面的服務。
圖為心理咨詢師為矯正對象開展“一對一”心理輔導
堅持“三種教育”促進社區矯正教育精準化
2023年底,三都自治縣司法局在九阡司法所召開愛心幫扶座談會,10戶貧困家庭群眾代表及20余名矯正對象參加捐贈活動。此次活動,愛心人士共幫扶10戶貧困家庭,捐贈8000元現金、20桶食用油和10盒雞蛋,共折合人民幣10000元。
此次座談會上愛心人士即社區矯正對象吳某某,“我因為法律意識淡薄觸犯了法律,是黨和政府給予了我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讓我有幸在社會上接受矯正?!眳悄衬痴f:“自入矯以來,在三都自治縣司法局和九阡司法所工作人員及貴州省女子強戒所派駐民警和教育幫助下,讓我學習到了很多,也讓我深刻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并希望通過用自己的能力幫助到需要幫助的困難家庭?!?/p>
像吳某某這樣的例子在三都并不是個例。吳某某用愛心真情幫扶困難群眾,以實際行動回報社會,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這是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善舉,充分展示了社區矯正對象回報社會的決心,體現了他的責任擔當,同時也彰顯了三都自治縣司法局教育矯正工作的實際效果。
“我們在開展社區矯正教育過程中,分別開展集中教育和個別教育,在集中教育中一改過去照本宣科讀法律條款等模式,運用PPT和大量事例讓矯正對象達到知法懂法等警示效果?!辟F州省女子強戒所派駐民警梁雪濤說:“在個別教育中,我們終堅持有一分光便發一分熱,積極奉獻,樂于助人,有效幫助了許多矯正對象,促使他們厚植積極生活的力量,涵養努力生活的精神。”
為增強社區矯正對象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提高監管矯正質效,促進社區矯正對象更好融入社會,預防再次犯罪。三都自治縣司法局強化責任擔當、認真履職盡責,多舉措做好社區矯正日常教育,筑牢轄區安全穩控防護網。
堅持“線上送教與線下講學”相結合。利用社區矯正對象微信交流群,每月推送普法宣傳視頻、法律法規等學習內容,先后推送“水歌普法”和法治小課堂等宣傳視頻50余條、法律法規450余次。同時,定期開展矯正對象集中教育活動,極大提高學習實效。
堅持“個別談話與集體交流”相結合。組織社區矯正對象根據罪行開展有針對性的個別教育談話和法治教育,推動全縣社區矯正從無差別教育向精準教育轉變。2020年以來,全縣共開展針對性個別教育11000余人次,開展集體交流學習心得250余次。
堅持“思想教育與身體力行”相結合。堅持對矯正對象被口頭警告、書面訓誡、書面警告等處理之日起三日內,要求矯正對象每日到所開展個別教育,強化社區矯正規定和違規后果的學習,促進社區矯正對象對違規行為反思到位,悔改到位。
圖為愛心幫扶活動
建立“四項機制”促進刑罰執行一體化
刑罰執行工作直接關系到法律的權威及社會穩定。實踐中,縣區級司法行政部門推進此項工作仍然存在隊伍人員力量不足、專業化程度不高、矯正效果不佳、管理難度大等問題。
深化監地協作,強化雙向監管,推動刑罰執行一體化,是解決目前工作痛點難點的良方。三都自治縣司法局通過重大事項共商、刑罰資源共享、教育平臺共建、執法共檢“四項機制”,積極探索方法、路徑,補齊短板弱項,有力推進監地協作刑罰執行一體化工作取得成效。
建立“重大事項共商”機制。2023年在貴州省桐州監獄掛牌成立“貴州省桐州監獄三都水族自治縣司法局刑罰執行一體化協作單位”,在貴州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掛牌成立“貴州省女子強身隔離戒毒所三都水族自治縣司法局社區矯正協作單位”,并簽訂心理輔導協作協議,同時,貴州省桐州監獄和貴州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在三都自治縣司法局分別設立心理心理矯治工作站和心理輔導工作站,為社區矯正對象開展心理團體輔導、個別心理輔導和對矯正工作人員開展心理輔導業務知識培訓,建立健全聯席會議制度,有力推動監地協作、在監服刑人員假釋、暫予監外執行事項落到實處。
建立“刑罰資源共享”機制。借助桐州監獄和貴州省女子強戒所人才資源優勢,邀請心理咨詢師每季度開展一次矯正對象心理輔導和對社區矯正工作者進行心理知識業務能力培訓,及時分析研判社區矯正對象心理健康狀況,以培養其健康的心態,建立矯正對象心理檔案,幫助其順利接受矯正。
建立“教育平臺共建”機制。組織社區矯正對象到桐州監獄開展“監禁刑罰實地教育”活動,強化“服刑意識”;發揮安置幫教工作優勢,定期組織幫教團隊到桐州監獄開展政策宣傳和親情幫教,促進監獄服刑人員安心服刑、悔罪改過。
建立“執法共檢”機制。落實監獄選派民警參與社區矯正工作機制,組建監獄選派民警和司法局業務骨干工作組,參與社區矯正案件評查、審前社會調查和擬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件社會調查評估等執法活動,加快提升聯動執法實效。截至目前,共有三名民警全面參與到三都自治縣社區矯正工作,提出社區矯正執法建議20余條,解決突出問題14個。
法安天下,德潤人心?!吧鐓^矯正,是一項充滿希望的事業,是一場充滿溫暖的愛的接力,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的傳遞?!比甲灾慰h司法局副局長王金權表示:“我們呼吁更多的志愿者投入到這項工作中來,給予社區矯正對象更多的關愛與支持,促使社區矯正對象順利融入社會、成為守法公民,助推社區矯正工作穩步發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