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嘎波”法治宣傳隊的Logo主體由五顆星星、一個“法”字和一只白色的海螺組成,寓意在祖國大地吹響法治最強音。在藏族文化里,“洞嘎波”是白海螺的意思,象征著莊嚴、號令、傳達、尊崇和傾聽。在甘孜高原,由四川省甘孜州司法局精心打造的“洞嘎波”法治宣傳隊正是這樣一只傾聽民眾心聲、傳遞法治聲音、助力平安甘孜法治甘孜建設的“白海螺”。
自2021年甘孜州司法局“洞嘎波”法治宣傳隊成立以來,這只“白海螺”用1000多個日日夜夜,在甘孜高原吹奏法治之歌、傳遞法治聲音,讓法治信仰深植群眾心田,讓法治精神在高原生根發芽,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甘孜法治甘孜一路高歌!
以法治力量守護雪域高原
冬蟲夏草是被譽為“軟黃金”的名貴中藥材,也是甘孜州農牧民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來源。今年5月18日,蟲草采挖期一到,“洞嘎波”法治宣傳隊就將法治講座和法律服務送上了色達縣海拔4500米的蟲草山。利用群眾休息時間,隊員們用藏漢雙語詳細深入地講解了涉及農牧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法律知識。
聽完法治宣講,大家不禁感慨道:“以前只知道挖蟲草,沒想過這背后的法律法規。自從你們來宣講后,我們的矛盾糾紛少了很多。我們明白了保護環境和合法采挖一樣重要。”
“群眾在哪里,法治宣傳、法律服務就在哪里。”甘孜州司法局局長劉學林介紹,2021年,甘孜州司法局結合當地實際,以人民群眾法治需求為導向,創新打造了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洞嘎波”法治宣傳隊品牌,通過專業的法治力量、豐富的宣傳形式,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甘孜新篇章夯實法治基礎。
“成立宣傳隊的初心是要有效整合甘孜州司法行政系統資源,持續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提升公民法治素養。”甘孜州司法局副局長戴慧介紹,宣傳隊成立初期,甘孜州司法局在各縣(市)司法局、司法所精選政策理論、法律水平較高且熟練漢藏雙語的干部78名充實隊伍力量,同時,該局印發相關實施方案,建立配套機制,統一品牌標志,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其品牌內涵,以全覆蓋法治宣講“浸潤”行動為載體,持續提升品牌在農牧民群眾中的知曉率、影響力。
幾年來,甘孜州“洞嘎波”法治宣傳隊陸續吸納法律專家、人民調解員、“法律明白人”及律師等多元化人才,規模擴展至145人,建立起了一支高質量的法治宣傳隊伍。與此同時,各縣(市)還結合自身特色,成立了19支富有地方文化色彩的法治宣講分支,如甘孜縣“洞嘎波·甘孜紅”、爐霍縣“洞嘎波·鮮水之聲”和石渠縣“洞嘎波·太陽部落”等。憑借“人熟、地熟、情況熟”的獨特優勢,宣傳隊深入鄉村、學校等地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服務人民群眾、促進鄉村振興貢獻了法治力量。
“洞嘎波”法治宣傳隊將法律知識送到群眾身邊
用法治護航高質量發展
今年是法治化營商環境提升年。為讓法治要素成為四川省營商環境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甘孜州司法局牢固樹立“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通過“洞嘎波”法治宣傳隊打出系列法治“組合拳”,為各類經營主體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讓法治環境更加可感可及。
在甘孜州開展的“萬人進萬企紓困助發展”系列活動中,“洞嘎波”法治宣傳隊通過開展宣講、組建法律服務團等方式,為市場主體提供“法治體檢”及法律咨詢;在參加調解過程中,隊員們堅持調前講法、調中明法、調后析法,成功調處了多起合同糾紛和生產經營糾紛,有效增強市場主體的獲得感和法治體驗感。
強化法治服務保障,助力重大項目落地見效。在川藏鐵路和川藏高速公路修建項目中,“洞嘎波”法治宣傳隊的服務也始終伴隨。甘孜州司法局為甘孜段施工企業量身定制“法治護航”方案,“洞嘎波”法治宣傳隊開展沿線群眾法治宣講專項活動55場次,為項目和周邊群眾提供法律服務,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法治動能。同時,他們還創新運用“法治+文旅”模式,在318、317國道沿線和各景區、各商戶中開展法治宣講和法律服務。
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法治宣傳和法律服務就跟進到哪里。多年來,“洞嘎波”法治宣傳隊針對當地實際,以憲法、國家安全法、甘孜藏族自治州自治條例等法律法規為重點內容,多層次、多形式、全覆蓋開展法治宣講。針對甘孜州邊界資源糾紛隱患,“洞嘎波”法治宣傳隊將法治宣傳教育貫穿于和諧邊界建設始終,常態化開展邊界糾紛專項治理法治宣講,提高群眾對土地管理法的認識和理解,為有效化解矛盾糾紛提供助力。
為破解基層治理困局,甘孜州創新開展以房管人、以房服務、以房守底的“三房治理”工作,形成政府引導、群眾參與、雙向驅動、共治共管的社會治理新模式。為營造良好法治氛圍,甘孜州司法局印發了《關于開展“三房治理”法治宣傳工作的通知》,“洞嘎波”法治宣傳隊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依托民族團結進家庭活動載體,聚焦“房屋”這個最小單元,圍繞“三房治理”工作掀起“法治宣傳進房”熱潮。
在“送法進房”過程中,“洞嘎波”法治宣傳隊還特別注重培育“法律明白人”,通過遴選素質高、結構優、用得上的鄉村“法律明白人”隊伍,開展實施“任前培訓+常態培訓”培養模式和“1名法律顧問+N名法律明白人”行動。如今,甘孜州已實現每個行政村至少5名“法律明白人”,有效提升了群眾法治素養。“只有讓群眾中的‘法律明白人’先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才能更好地示范帶動周圍群眾樹立法治信仰。”“洞嘎波”法治宣傳隊隊長柴自慧說,甘孜州司法局還不斷深化“洞嘎波”特色調解品牌創建,通過織密縣城、農村、單位、行業專業人民調解“四張網”,目前,設立各級各類人民調解組織2691個,專(兼)職人民調解員10036名,98%以上矛盾糾紛在基層化解。
“自打村里有了‘法律明白人’,他們常常入戶來普及法律知識,讓我們懂得了‘遇事主動找法、化解糾紛靠法’。”日前,鄉城縣村民達洼在聽完“法律明白人”的講解后說道。柴自慧表示,2021年以來,甘孜州2251個村(社區)培養培育2218名網格“法治帶頭人”和14230名“法律明白人”,1640個家庭被命名為“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帶動身邊人學法25萬余人。
“洞嘎波”法治宣傳隊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
將法治信仰深植群眾心中
“同學們,不要做校園霸凌的霸凌者和旁觀者,要勇敢地對校園霸凌說‘不’。”今年9月6日,“洞嘎波”法治宣傳隊走進甘孜縣第二中學,開展“開學第一課”主題宣講活動。隊員們圍繞預防校園欺凌等內容,通過分享真實案例和學生互動答疑,用法治力量為未成年人筑起堅實的保護屏障。這是“洞嘎波”法治宣傳隊全覆蓋進行法治宣講的一個縮影。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我們理應為他們的成長撐起法治藍天。”“洞嘎波”法治宣傳隊隊員白瑪啟珍說:“群眾的關心和需要,就是我們法治宣傳的焦點。”為營造濃厚法治氛圍,甘孜州司法局抓住“關鍵少數”、國家工作人員、婦女兒童等重點人群,營造濃厚法治氛圍。
為抓實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有效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甘孜州建成19個縣級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和2251個村級未成年人保護點,中小學配備法治課教師1038人、法治副校長配備率100%。以大調研全面摸清底數、以大宣講提升婦女自我保護意識、以大調解保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甘孜州探索出“保護合法、制止非法、打擊犯罪、遏制傳遞、德治教化、民生關懷”的邊遠農牧區婚育亂象綜合治理方法。
此外,戴慧表示,針對甘孜州地廣人稀、點多線長的實際,“洞嘎波”法治宣傳隊根據群眾需求,量身定制普法內容,采取“菜單式普法”“精準式普法”等方式,確保法律宣講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讓“普法的腳步”沾上“鄉村的泥土”,把法律觸角延伸到群眾門口,讓普法既“有形”更“走心”。2023年12月,“洞嘎波·甘孜紅”團隊開設“甘孜紅”說法直播,從“線下”的面對面講解到“線上”的無界傳播,開啟了“云端”普法、直播帶“法”的新模式。自開播以來,在線觀看人數已累計11萬人。
如今,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濃厚法治氛圍在甘孜高原已深入人心。法治意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農牧民群眾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我們將進一步豐富‘洞嘎波’品牌內涵,讓法治宣傳和法律服務緊跟時代所需、人民所需,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為甘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作出更大貢獻!”劉學林說道。
(趙文 熊雋菡 四川省甘孜州司法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