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巧用“貴和工作法”,成功調解兩位村民糾紛
2019年以來,該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秉持“貴和尚中”“以和為貴”的傳統理念,牽頭探索出適用于偏遠山區的鄉村治理方法——“貴和工作法”,努力實現和在事前、和在當地、和在心里,將矛盾化解在源頭,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5年來,全縣242個村(社區)實現貴和工作室全面覆蓋,打造貴和工作隊242支,一站式化解矛盾風險隱患5.8萬余個,矛盾糾紛化解成功率達97.2%。2024年11月,在全國新時代“楓橋經驗”優秀案例年度征集活動中,“貴和工作法”成功入選全國100個優秀案例。
“貴和工作法”助推鄉村善治
“貴和工作法”是從傳統中去粗取精,結合新時代社會治理要求,實現鄉村社會善治的創新舉措,可以概括為“123456”工作法,即圍繞一個“和”的目標,運用現代科技智能技術和傳統群眾工作兩種手段,發揮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三大作用,聚焦防范重大風險、化解矛盾糾紛、整改安全隱患、管控主要人員四個重點,創新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共治體系,采取鄉賢、部門、行業、律師、綜治、司法等“六家協同”的工作機制。
“要不是有駐村民警的接手,我們兩家的別扭肯定會一直鬧下去。”石柱縣中益鄉全興村村民文某感嘆道。文某與鄧某因20余年前的田地與林地界限問題多次發生糾紛,雙方均拿得出土地證、林權證,但因自然環境的改變導致邊界已無法確定,村委會難以處理。
中益派出所駐村民警輔警得知后,邀請退休老干部、老支書、律師和鄉賢共同開展工作,最終促成雙方重新約定了土地界限。
自2019年在中益鄉試點至今,“貴和工作法”已在石柱242個村(社區)推廣運用,全縣鄉村治理水平得到明顯提升,中益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為全國第二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
110警情數同比下降34.36%
石柱縣公安局推出專門的防控系統作為“貴和工作法”的數字載體,有效解決了山區地廣、人稀、點散導致防控觸角延伸不到的問題。2023年以來,石柱縣110警情數同比下降34.36%,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發案率同比下降22.4%、38.87%。
除此之外,石柱縣公安局建立起縣、鄉(鎮街)、村社三級基層治理指揮中心,積極與法院、信訪、司法對接,實現矛盾風險化解一部手機一站式受理,一件事情一次性辦成,一攬子調處一條龍服務。其中,民宿監管“一件事”為全縣950余家民宿、農家樂節約成本超600萬元。
說得了群眾話、進得了群眾門、解得了群眾結,是石柱縣公安局對每名駐村民警輔警的一貫要求。在公安部印發《加強新時代派出所工作三年行動計劃》后,石柱縣公安局積極推動落實派出所主防職責,進一步加大“貴和工作法”的推廣力度,要求每名駐村民警輔警以貴和工作室為主要工作場所,主動深入轄區摸排矛盾糾紛風險隱患,變“被動接警”為“主動摸排”。
此外,石柱縣公安局不斷加強對留守人員的關愛服務,組織民警輔警免費上門發放“一鍵報警器”。“孩子們在外務工,我不小心摔倒后不能動,幸好隨身攜帶了‘一鍵報警器’,派出所的同志收到我的求助信息后迅速趕來幫忙,不然后果不堪設想。”說起“一鍵報警器”,中益鄉坪壩村的曹大爺贊不絕口。經過五年的發展與積淀,如今,“貴和工作法”在石柱縣基層社會治理各個領域播下了“和”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