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遺環江,多彩毛南。1986年11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經國務院批準成立。
這里,聚居著34個少數民族,38萬常住人口,其中外來移民6萬多人,是全國唯一的毛南族自治縣,也是全國最大貧困人口接受安置縣。
這里,多民族雜居,因風俗、土地、山林、水源、鄰里等問題,不時引發矛盾糾紛。
近年來,環江縣政法機關堅持黨建引領,深入推進基層社會治理,認真抓好少數民族地區的共建共治共享工作,為促進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穩定貢獻政法力量。今年初,環江縣獲評第十一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
凝聚各方之力參與社會治理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環江縣城西安置區“柳浪咧”小鎮人流如織,燈火通明,熱鬧非凡,成為熱門旅游打卡地。
城西安置區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社區,也是環江縣重點打造的脫貧攻堅安置樣板小鎮,先后榮獲全國美麗搬遷安置區、全國先進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第六批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社區等稱號。
“第一次和這么多不同民族的老年人一起過生日,我終生難忘!”回憶去年12月安置區組織的那場集體生日會,八旬毛南族老人盧柳棉無比感慨。
“來這里有工做,離家又近,又可以照顧老人小孩,一個月有2000元工資,真的很好。”家住城西安置區的環江裕美服飾有限公司就業扶貧車間工人黃柳甘說。
為了讓安置戶搬得出、住得下、有發展,環江縣委、縣政府以城西安置區為試點,探索構建“六聯一帶”(黨建聯抓、產業聯扶、就業聯創、文化聯辦、服務聯動、自治聯建,全力帶動搬遷群眾安居樂業)后續扶持服務機制,強化基層組織政治功能,增強搬遷群眾“造血功能”,完善安置社區服務體系,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目前,該經驗已經在全縣推廣。
“全縣政法部門通過共建聯建,凝聚各方力量,深入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收到良好效果。”環江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張詩茂介紹,“近年來,全縣政法機關積極與基層社區組織、企事業單位等共建聯建,形成各族群眾共同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格局,各族群眾的生活越過越紅火。”
多元調解定分止爭促和諧
今年3月,環江縣思恩鎮陳雙村的兩戶村民因土地問題發生糾紛。思恩派出所組織村鎮干部及鄉賢參與調解,運用多元調解法成功化解這起積怨已久的矛盾。
陳雙村是多民族聚居的易地移民安置大村。環江縣副縣長、公安局局長張昌信介紹,通過政法各部門多年不懈努力,陳雙村已經成為全縣農村平安和諧、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的榜樣和標桿,該村先后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美麗廣西”鄉村建設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面對復雜多樣的矛盾糾紛,環江縣公安局創新治理機制,積極探索多元化矛盾糾紛解決途徑,建立警民聯調、多元調解、“三官一律”聯調聯動機制,邀請鄉賢、知名人士、少數民族長者等參與調解,最大限度發動社會力量,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將情理與法理深度融合,多元化解矛盾糾紛。今年以來,全縣公安機關共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72起,化解率達95.5%,有效促進各民族團結和諧與發展進步。
“我們中南村成立全縣第一個村級法官工作站。有專業的法官來幫助我們,肯定能更好地解決問題。”下南鄉中南村黨支部書記譚文專說。
下南鄉與環江縣人民法院合作,成立下南鄉中南村村級法官工作站,采取“2+N”(一名法官、一名書記員+N名調解員)工作模式,制定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工作機制,安排法官每月進村開展一次現場辦公,免費提供訴前調解、法治宣傳等服務,確保基層矛盾早發現、早調處,嚴防矛盾糾紛擴大化,促進鄉村和諧發展。
目前,環江縣共建立下南鄉中南村、川山鎮社村村、馴樂苗族鄉山崗村等3個村級法官工作站,將司法服務延伸到基層末梢,形成基層矛盾糾紛多元預防化解合力。同時,法院依托“三官一律”工作制度,組織干警定期進村入戶,變群眾來訪為干警下訪,將司法服務延伸到社區、村屯。2024年1月至10月,該院共訴前調解案件1943件,調解成功1135件,訴前調解成功率80.04%。
下南鄉組織開展“黨建+民族團結”系列活動
自治法治德治促進民族團結
“黨的民族政策好,鄉村振興陽光道;平安和諧味道足,生活越過越美妙。柳啷咧,咧啷柳……”國慶節期間,環江縣大才鄉新坡村平治屯村民自發組織一場小型文藝演出活動,慶祝豐收年景,祝福祖國繁榮昌盛。
平治屯是自治區“綠色村屯”。近日,記者一行走進平治屯,在金色夕陽余暉下,綠水青山與藍瓦白墻的房屋相互輝映,構成一幅宜居宜人的美麗鄉村圖景。
“在政法部門工作人員、‘三官一律’的指導下,平治屯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發展種桑養蠶產業,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成為全縣村屯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新坡村黨支部書記廖壯強說。
廖壯強介紹,新坡村在全縣率先創建“一約四會”制度,充分發揮村民自治作用,依托村規民約,立足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賭禁毒會、紅白理事會等平臺,推行群眾決議事項報告屯級村民議事會,對決議和實施結果進行公開,激發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熱情。文明儉樸操辦婚喪嫁娶、推選星級文明戶、各類文娛活動在新坡村有序鋪開,營造了鄰里守望、互幫互助的和諧氛圍。
近年來,環江縣政法部門聚焦基層基礎,創新社會治理,優化治安環境,開展法治教育,提供法律服務,營造崇法尚法、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輿論氛圍。
“政法機關要繼續秉承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為維護少數民族地區的長治久安、推動世遺環江民族團結進步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在年中政法工作會議上,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發出號令。
(廣西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