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鳳山縣公安局接到預警指令:轄區(qū)居民羅某疑似遭遇電信網絡詐騙。反詐中心民警黃雷立即聯系羅某,但其手機一直處于占線狀態(tài),無法接通。“羅某應該正在與詐騙分子通話!”反詐工作經驗豐富的黃雷決定上門勸阻。當他來到羅某家時,對方拿著5.2萬元現金正要出門轉存。見此情形,黃雷想方設法阻止,及時切斷了羅某與“客服”的聯系。
這只是黃雷在開展電信網絡詐騙治理工作中的一個縮影。
“這樣的電信網絡詐騙,但凡我們慢1秒鐘,群眾的錢就可能被騙走。”截至今年11月中旬,黃雷已成功勸阻8名受害群眾,挽回經濟損失100余萬元。
今年以來,河池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工作協調機制各成員單位堅持“破一案不如防一案”的理念,積極探索基層電信網絡詐騙治理新路徑,建立警企反詐預警聯動、警信涉詐信息共享、警銀聯動信息共享等機制,全面推動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由“公安主力”向“黨政主導”、“專項治理”向“綜合治理”轉變,實現連續(xù)400多天預后被騙“零發(fā)生”。
堅持預防為主,宣傳防范加力
6月19日,東蘭縣公安局反詐中心接到一銀行網點報警,稱轄區(qū)群眾韋先生在柜臺辦理一筆大額轉賬業(yè)務,疑似正遭遇虛假投資理財詐騙。緊急時刻,警銀聯手,火速勸阻攔截,守住了韋先生的110萬元。事后,年近70歲的韋先生不停地向民警和銀行工作人員道謝。
如果勸阻跟不上,往往就會錯失預警處置的最佳時機。河池市公安局建立專群結合的宣傳防范隊伍,為預警勸阻注入強大力量。宣防隊員根據發(fā)案情況、高發(fā)區(qū)域、被騙人群、高發(fā)頻發(fā)詐騙類型等,采用多種方式,精準滴灌式開展反詐宣傳。
河池市公安局宜州分局還依托壯族歌仙劉三姐故鄉(xiāng)的文旅優(yōu)勢,打造一支包含社區(qū)民警、干部群眾及志愿者等力量在內的三姐反詐宣防隊,織就了一張全民反詐宣防網。今年1月至10月,宜州轄區(qū)電信網絡詐騙發(fā)案數同比下降60%。
河池警方與人民銀行河池分行建立快速信息共享與預警、快速響應、快速處置的“三快”對接機制;不定期舉辦警銀聯動培訓會,增強銀行網點人員的風險防控意識,配合開展涉詐資金挽損、高危被騙群眾資金保護等工作。今年以來,全市金融部門成功預警并協助公安機關勸阻攔截電信網絡詐騙案件71件,直接挽回經濟損失443.07萬元。
預防是最好的破案。河池市堅持把宣傳教育置于先導性、基礎性位置,利用公安大數據精細分析,精準掌握潛在受害群體,主動推送預警信息。今年以來,先后發(fā)送各類預警信息38萬條,電話預警11萬人次,開展“千人”以上反詐宣傳300余場次,見面勸阻4600余人次,向全市居民發(fā)送反詐宣傳短信2600萬條,阻止10萬元以上案件1500余起。同時,以開展“十無”社區(qū)創(chuàng)建、警企“黨建聯盟”等活動為契機,強化電信網絡詐騙預警。2023年9月5日以來,全市已連續(xù)400余天未發(fā)生公安機關預警后群眾仍被電信詐騙的情況,成功止付金額4.25億元,實現預警后預警對象資金零被騙。
強化打擊震懾,追贓挽損見效
5月11日,巴馬瑤族自治縣公安局通過上級下發(fā)線索,抓獲嫌疑人羅某弟,經深挖擴線,最終查實一個通過“線下取現兌換虛擬幣回款”的跑分洗錢團伙。該團伙以高額回報為誘餌,在網絡社交平臺通過“引流”招募“卡農”,以“人傳人”的金字塔傳銷模式形成操盤手、操作手、卡商、卡農四個層級的組織架構,涉案人員上百人。目前,警方已抓獲犯罪嫌疑人90余名,其中23名核心成員已被批準逮捕。這是河池市公安機關全鏈條打擊跑分洗錢團伙的一起成功案例。
10月20日,天峨縣居民黃某收到一個快遞,里面有一份關于視頻編輯課程退費的文件。黃某掃描文件上的二維碼咨詢退費事宜,“客服”讓其下載一款App,以認購基金的方式退費。在“客服”的指引下,黃某認購3000元。后“客服”以黃某賬號被凍結需要增加認購金額方能全額提現為由,詐騙黃某共計21萬元。目前,警方已抓獲該案嫌疑人10余名,追回被騙款項15.2萬元。
在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中,河池市以大數據實戰(zhàn)中心、智慧偵查中心建設為引領,建立完善“專業(yè)+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出重拳、下重手,突出以專案攻要案,偵破了一批有影響力的涉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大案要案。
今年以來,全市發(fā)生的3起50萬元至100萬元案件全部破案;打掉20人以上偷渡團伙10個、50人以上偷渡團伙4個,斬斷多條非法出境從事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活動的鏈條;追回并返還群眾被騙資金近1979萬元。
實施綜合治理,源頭管控加碼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通過組建一支專業(yè)隊伍、健全一套機制、擰緊一條責任鏈條,打出打擊挽損、防范治理、人員勸返的反詐“組合拳”,推助反詐工作提質增效,取得電詐立案數下降、挽損數下降、本地開戶“兩卡”人數下降,刑事拘留人數、逮捕人數、挽回損失數上升的“三降三升”成效,勸返工作連續(xù)10個月保持全市第一。
河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協調解決困難和問題,研究部署有關工作。市機制辦對工作不力的縣(區(qū))和部門進行約談督導,壓實基層黨政屬地責任、主體責任,督促指導金融機構嚴格落實行業(yè)治理、系統(tǒng)風控主體責任,建立公安、銀行、通信三方信息流轉機制。落實戶籍地和流入地雙管雙控責任,建立縣(區(qū))黨委政府、鄉(xiāng)鎮(zhèn)領導干部、派出所、村(社區(qū))黨支部書記“四位一體”的勸返責任機制,實行掛圖作戰(zhàn)、逐一銷賬。組建“駐滇打擊管控專班”,安排警力在云南邊境駐點,會同云南公安機關對擬偷渡出境人員和境外偷渡回流人員開展攔截、查堵、勸返、審查、管控等。
2022年以來,河池市共勸回并核減滯留境外涉詐重點人員1709名,勸返率達87.02%;今年以來,全市涉案“兩卡”數同比下降16.72%。
(廣西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