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莊嚴的關樓下,所有進出口車輛在8個前置貨場提前申辦海關手續,工作人員通過友誼關口岸待放行車輛智能調度系統,在后臺按既定放行順序進行排隊放行,無需查驗的車輛穿場而過,車輛統一放行、統一登記、統一監管。
圖為移民管理警察正在友誼關口岸進行車輛檢查。盧毓攝
這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憑祥市友誼關口岸日常的通關畫面。友誼關口岸是全國最大的水果進出口口岸,榴蓮、山竹、菠蘿蜜等東盟水果通過這里被送往全國各地。
“過去是人工調度,車輛通關效率低。現在實行進出口貨物‘提前審結、卡口驗放’,貨物在未到達海關監管區前可提前申報,規范申報的貨物可即放即走,大大提升了口岸通關便利化水平。”友誼關海關綜合業務科科長李政倫介紹說。
數據顯示,實行線上智能調度后,車輛進出卡口時間從原來的平均5分鐘縮減至平均30秒;不需查驗的貨物整體通關時間由原來的平均2個小時到3個小時縮短至平均10分鐘,每年可為企業降低成本費用2億元以上。
友誼關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黨委書記、站長謝華介紹,目前,友誼關口岸正在升級建設中越智慧口岸。作為全國首個跨境智慧口岸,該口岸建成后將通過無人駕駛運輸方式,實現“24小時全天候、無接觸、無人化、智能化”通關不間斷運行。截至目前,中越智慧口岸項目中方段信息化建設工程整體開發已完成86%,預計2024年底可實現中方段試運行。
崇左市把口岸振興作為“六大振興”之一強力推進,不斷優化政府職能,深化制度實踐,推動優化法治通關環境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打造邊境地區跨境人民幣使用改革創新、出入境車輛快捷通關改革實現“零接觸、秒通關”等一批特色鮮明的“崇左經驗”。
從“通道經濟”邁向“口岸經濟”,崇左市提高站位抓機遇,開拓視野謀發展。
崇左市委先后與越南諒山省委、高平省委內政部簽署《共同建設平安邊境合作備忘錄》。崇左市政府在全國率先與越南諒山省司法廳簽訂《司法行政合作協定》,共同推動雙邊法治宣傳、人民調解、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務。
為筑牢邊境線上的穩定“壓艙石”,崇左市以法治統籌發展和安全,健全完善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合力強邊固防長效機制,依法打擊妨害國(邊)境管理、走私等涉邊違法犯罪,深入開展“三非”外國人治理專項行動,全市“一站式”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實現全覆蓋,形成市、縣、鄉、村四級矛盾糾紛調處化解體系。
在崇左市政務服務中心,政務小屋掃碼開門,可連通辦理廣東、北京、湖北、湖南等16個省(市、區)35個地區6萬多個事項。24小時自助服務廳可自助辦理稅務、不動產、社保等業務。自助服務廳投入使用以來,已實現自助辦理業務32.81萬件。
“崇左市全力推行‘碼上辦’‘網上辦’。”崇左市行政審批局副局長黃重運介紹說,目前,全市網上可辦事項1352項,占比達99.85%,線下開設“高效辦成一件事”綜合受理窗口,推動群眾辦事“一次不用跑”和辦事只進“一扇門”,截至目前,全市“高效辦成一件事”辦件量共計4萬多件。
在中國—東盟(崇左)水果交易中心,首期100畝場地已投入使用,以落地加工、冷鏈倉儲功能為主,每日完成交易約150車次,最高峰可達200車次,實現查驗通關、商品集散、線上交易、產品展示及電子商務功能。
中越客商民間邊境貿易大多數沒有簽訂合同,依靠誠信經營,一旦發生糾紛,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難以化解問題。憑祥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以商調商”化解邊貿糾紛,客商的結、客商來解,實現糾紛不出國,矛盾不上交,維護客商利益,促進邊貿健康發展。2020年以來,憑祥市成功化解邊貿糾紛165件,挽回經濟損失4700多萬元。
自2003年到2023年,崇左外貿進出口總額由20.1億元增加到2393.7億元,年均增長26.8%,進出口總額連續15年、出口總額連續17年穩居廣西第一,崇左連續9年入圍“中國外貿百強城市”。
一項項改革舉措相繼出臺,一波波改革紅利不斷釋放,這既是崇左市交出的多點開花破局發展的非凡答卷,也是法治服務邊貿發展的生動縮影。
“崇左市積極發揮獨特的區位和資源優勢,持續推進通關便利化改革,完善口岸(互市)全方位通關保障體系、‘五位一體’穩邊固防邊境管控工作體系、涉外法治建設工作體系以及高效政務服務體系,為優化通關環境提供堅強法治保障,為邊境貿易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崇左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帥說。
“優化法治通關環境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崇左市不斷健全完善高效的法治通關體系,提升通關效率,改善通關環境,保障口岸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此外,崇左市發揮獨特區位優勢,加強涉外法治領域交流合作,構建涉外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完善涉外法律服務體系,有力筑牢南疆穩定屏障,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崇左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陸洪鳴如是說。
(廣西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