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廣西法院破產審判白皮書及典型案例。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梁炳揚出席新聞發布會。
“案件數量持續增長、破產衍生訴訟增幅大、案件區域分布不均衡,這是全區法院近年來破產、強制清算案件呈現的特點。”梁炳揚介紹,破產審判質效不斷提升,案件審理周期逐年縮短,從2022年的301天壓縮至2024年上半年的124天。通過破產重整、和解,一批具有良好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破產案件成功辦結,不同性質、不同行業的企業通過破產程序實現優質資源重構,騰籠換鳥,重煥生機,其中70%以上為民營企業。
在國家發改委發布的《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1》中,南寧市、北海市“辦理破產”“保護中小投資者”兩項指標獲評全國優秀城市,桂林市、貴港市“辦理破產”指標獲評全國優秀城市。這離不開黨委領導和政府支持,全區法院不斷拓寬府院聯動機制廣度和深度,構建完善“黨委領導+法院主導+府院聯動+N”一盤棋破產審判綜合工作格局,助推企業破產處置進入“快車道”,為破產案件高質高效審理、管理人依法履職提供制度保障。同時,全區法院深化機制創新,著力解決破產審判實踐中的堵點難點問題。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制定印發了18個規范性文件,從“執轉破”程序銜接等方面,加強對破產審判工作的全方位規范和指導,實現破產審判全過程制度支撐。
制度有保障,成效有顯現。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全區法院共受理破產申請審查案件2204件,審結2133件;受理強制清算申請審查案件619件,審結600件。其中,“印象·劉三姐”原運營公司破產重整案、柳州正菱集團54家關聯公司合并重整案等2個破產案例入選全國法院典型案例。近年來,全區法院強化業務能力建設,建設專業化團隊,加強業務指導和培訓,著力提升破產審判專業化水平。此外,還優化破產審判理念,助力產業轉型升級,拓寬投資人招募渠道,營造破產審判良好社會氛圍。
(廣西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