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模是一個民族的脊梁、一個時代的坐標、一支隊伍的象征。
面對盤踞基層的黑惡勢力,他們出重拳、下猛藥,讓違法犯罪無處遁形;面對窮兇極惡的毒販,他們走刀尖、闖毒穴,掃除社會毒瘤;面對群眾“急難愁盼”,他們聽民聲、訪民意,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新期待……他們是守護祖國“南大門”的廣東政法鐵軍。
社會和諧穩定、百姓安居樂業是政之所向、民之所望。一直以來,廣東全省政法隊伍始終奮戰在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的最前沿,鍛造了黨和人民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鐵軍。黨的十九大以來,全省政法戰線共有獲得省部級表彰的先進集體706個、先進個人1504名,有220名政法干警因公犧牲,譜寫了一曲曲忠誠之歌、拼搏之歌、奉獻之歌。
披荊斬棘
守護一方平安
平安,是民之所盼、發展之基。鏟除各類違法犯罪,廣東政法鐵軍彰顯“敢于斗爭、能拼善贏”的勇毅擔當。
4年前,廣州市花都區人民檢察院成立專案組,提前介入一涉黑案件偵查,從53個方面引導取證,制作24萬多字的審查報告精準指控該犯罪,保護了一方平安。該院還發揮法律監督職能,制發檢察建議,督促相關部門建立健全整治防范機制。
禁絕毒品,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曾經,廣州市白云區發達的物流被販毒分子利用,不少毒品通過白云物流銷往各地。2016年3月,楊利勇被任命為白云區公安分局禁毒大隊大隊長。工作中,楊利勇始終沖鋒在前:面對涉槍武裝販毒團伙,他帶隊直搗毒販老巢;為壯大禁毒力量,他發動轄區派出所、巡特警及其他社會力量參與其中;為從源頭切斷毒品中轉集散渠道,他參與研發“云遞安”物流寄遞管控APP……
6年前,監獄警察廖光平主動申請轉任離家300多公里的監獄,其所在監區關押罪犯教轉難度極大。廖光平潛心鉆研相關罪犯的特點并學習療愈方法,轉化了一個個偏執極端抗改罪犯。他說,每改造好一名罪犯,就能挽救一個家庭、和諧一片社區,人民就多一分平安。
總有些事跡蕩氣回腸,總有些故事感人至深。
2021年5月7日凌晨,東莞市公安局石碣分局石碣派出所三級警長黎偉標在處理一宗打砸鬧事警情時,在被歹徒用刀刺中右臂大動脈后仍與歹徒殊死搏斗,身中85刀壯烈犧牲……
胸懷大愛
踐行為民初心
“人民”二字,重若千鈞。千方百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廣東政法鐵軍用心用情書寫“踐行初心、服務人民”的時代答卷。
在陽江市江城區,曾任崗列街道司法所所長的林善豪被當地人親切地稱作“和事豪”。他常年奔走在企業社區、田間地頭進行普法宣傳,牽頭化解各類基層矛盾糾紛1530多宗,調解成功率達99%。基層工作千頭萬緒,有人勸林善豪換個“輕松的崗位”,他卻說:“能為群眾排憂解難,非常滿足。”
在江門市,張文超的事跡感動著許多人。自2002年進入江門恩平市委政法委以來,他始終對工作保持高度熱情:疫情防控期間,他輕傷不下火線,剛出ICU又迅速投入“戰疫”一線;為化解一宗兩村之間長達50多年的林地爭議案,他和同事們走訪了157戶村民,記下了20多本筆記,引導雙方村民達成共識,握手言和。
“只要能及時處置事故,提高通行速度,被群眾認可,所有的辛苦都值得。”在深圳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機動訓練大隊一中隊,教導員時春霞每天騎著數百公斤重的大功率摩托車,奔馳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鐵騎裝備看似“拉風”,實際上光頭盔就重達1.5公斤,騎行服更是厚不透風,時春霞卻甘之如飴。在她眼里,只要群眾平安,一切都值得。
為了人民群眾的安寧,他們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勞和汗水,有的甚至獻出寶貴的生命。今年9月1日,潮州市饒平縣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隊民警鄭業宇緊急奔赴饒平縣上饒鎮抗擊臺風“蘇拉”,當天下午3時30分左右,他突發身體不適,經緊急送醫院全力搶救無效犧牲,年僅31歲。
能動履職
捍衛公平正義
人民群眾的法治期盼,是政法干警履職的著力點。廣東政法鐵軍在“維護公平、堅守正義”的征途上步履不停。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佛山市三水區人民法院牽頭建立全區規模以上企業信息通報機制,常態化走訪商會、企業問計問需,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把審判執行工作與服務群眾、服務大局有機結合起來,堅持訴訟服務“零時差”,率先建成智行云視中心,實現執行信息的“一碼通看、一屏展示、一鍵互動”。
從事涉外涉港澳審判20年,省高級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長辜恩臻辦理了3000余件個案,多個全國首案統一裁判尺度,為廣東實現涉外審判領域指導性案例零的突破。在粵港澳三地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的司法實踐探索中,也有辜恩臻孜孜不倦的身影。在她看來,“功夫既在案中又在案外,學習永無止境。”
和辜恩臻一樣,廣州市人民檢察院一級檢察官助理張瑜也將辦案功夫延伸至案外。在辦理某涉黑專案時,張瑜主動延伸辦案職能,針對案件中反映出的鄉村治理問題,從檢察角度給予強化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的建議,促使該涉案村全面整頓。如今,該村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從檢12年,張瑜辦理800多件案件,無一錯案。
他們始終堅守法治信仰,用行動詮釋使命擔當。
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委會專職委員陳海儀曾從事少年審判20多年,經辦案件無一抗訴、無一投訴,幫教的失足少年無一重新犯罪;省人民檢察院四級高級檢察官王暉從工作實踐中總結出“三親歷兩溝通”辦案方法,嚴防冤錯案件、讓訴訟參與人感受到有溫度的司法;江門市蓬江區杜阮鎮人民調解委員會副主任鄭秋船探索出“心理疏導+法律服務+人民調解+司法確認+執行保障”的多元調處化解機制,近三年來為1000余名當事人排憂解紛。
英模就是旗幟,榜樣就是標桿。新時代新征程,全省各級政法機關要大力弘揚英模精神,汲取奮進力量,努力鍛造新時代政法鐵軍,以更加強烈的政治擔當推動廣東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實踐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