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日子里,人們每天都能在廣州市海珠區赤沙東約社區的大街小巷里看到這樣一位老民警:他與街道工作人員和社區醫生組成“三人小組”,走街串巷上門走訪居家隔離群眾,幫助困難街坊,協調解決復工復產企業遇到的難題……
從早忙到晚。盡管已經55歲,而且右肩剛做完手術不久,右臂還要用醫用固定帶吊著,但他仍堅持奔走在社區防疫一線,各項工作一樣不落。轄內的街坊們都贊道:“王警官太不容易了!”
他,就是廣州市海珠區公安分局官洲派出所赤沙東約社區的社區民警王蓉瑞。這位有著35年黨齡的軍轉民警身材壯碩,聲音洪亮,但跟街坊群眾說話時卻總是壓低嗓門,細聲細語,對分管片區里的一屋一舍、一人一事都了如指掌,如數家珍。
。
總結“三步”核查法確保100%核查率
王蓉瑞所在的赤沙東約社區有20多條街巷,4200多套出租屋,4300多名常住居民。疫情期間,這里的走訪排查工作量占了派出所走訪排查工作總量的一半以上。
在每天的走訪工作中,王蓉瑞悟出了自己的“三步”核查工作法:
第一步是上門核查遇到目前正在轄內常住的居民,立即為其測量體溫,詳細核實身份信息,登記健康狀況;
第二步是上門核查遇居民不在登記居住地的,先記錄下來,待走訪完當日所有對象后再次折返訪查,并向房東或鄰居了解核查對象是否還在轄內居住,若對方只是短暫外出,王蓉瑞就堅持等對方回來繼續完成核查;
第三步是居民仍在外地暫未返穗的,通過上門尋訪確定后,便通過電話遠程訪查群眾健康狀況、返穗計劃以及在當地做好居家隔離。兩個多月下來,王蓉瑞所管轄的社區核查上門率達100%,見面率達90%以上。
與此同時,王蓉瑞還加強對城中村各出入口及街面的巡查防控,主動對轄內100多名返穗群眾進行核查登記,收集相關情況,及時向上級部門匯報,以便跟進排查,做到人員排查工作不留盲點。
將社區防疫與社區防范都做實
在日常的上門走訪中,王蓉瑞總會細心了解群眾在居家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從中發現問題隱患,然后想方設法去解決。
在一次上門走訪核查中,“三人小組”正要離開時,女主人突然說:“拜托你們下次要不就早點來,要不就再晚點來,不要這時候來打擾我們休息啦。”
一聽女主人這么說,王蓉瑞不禁疑惑起來。“三人小組”的走訪大多安排在上午10時至11時之間,正是考慮到居民在該時段基本都已起床,不會影響大家休息。為什么這戶居民的作息這么特別呢?經過深入了解,他發現原來該處居住的是一對年輕夫婦,由于居家隔離,不能外出打工,小兩口每天宅在家里打網絡游戲,通過買賣游戲裝備賺些小錢。兩人幾乎天天“開黑”,白天才來補覺。
這讓王蓉瑞馬上意識到,疫情期間,居民宅在家中上網的時間較多,遭遇電信網絡詐騙的幾率也相應增加。他趕緊從挎包里掏出隨身攜帶的防詐騙宣傳單張遞給小兩口,反復叮囑他們務必警惕各類網絡游戲交易詐騙,同時也提醒他們注意休息,勞逸結合。在這之后,王蓉瑞在社區防疫上門走訪時又多了一項工作:防詐騙宣傳。他隨身攜帶防詐騙宣傳單張,還讓社區工作人員協助一起派發宣傳。
在赤沙東約社區,王蓉瑞建立了兩個群防群治防詐騙宣傳群,成員超過250人,多為轄內企事業單位安保負責人及出租屋房東。通過這些群成員助力,社區又相繼組建了11個微信工作群,成員達1200多人。疫情期間,王蓉瑞定期將防疫、防騙、防盜等安全防范鏈接發送到這些微信群里,讓防疫宣傳與防范宣傳同步覆蓋整個轄區。他說:“疫情期間,群眾的財產安全和生命安全同樣重要。”
來穗務工群眾:“王警官,信得過!”
“做好群眾工作,要學會換位思考,將心比心,群眾心理負擔減輕了,信任我了,工作就好開展了。”王蓉瑞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今年2月,轄區居民朱女士來到派出所求助,稱其在網上買口罩,結果給對方轉賬800元,對方卻不發貨。王蓉瑞得知情況后,立即去上門回訪。誰知他剛表明來意,就被朱女士給嗆了回去:“你們不要再煩我了,是我自己傻,被人騙,過兩天我就搬走了!”王蓉瑞見朱女士正在氣頭上,便主動加了朱女士的微信后先行離開,再通過微信耐心地向朱女士了解情況。
原來朱女士從湖北來穗務工,由于疫情影響,收入減少,又被騙了錢,很是郁悶。王蓉瑞一邊安撫朱女士的情緒,一邊耐心提醒其要提高防騙意識,并將警方制作的防范提示信息及時轉發過去。
在得知朱女士已離開轄內前往番禺區求職居住后,王蓉瑞通過微信繼續與其保持聯系,提醒其注意個人防護的同時,了解其在新住址的居住和工作情況,并及時提供幫助。半個月后,官洲派出所抓獲了以網售口罩為幌子進行詐騙的嫌疑人,偵破了朱女士被詐騙的案件。當朱女士從王蓉瑞手上接過追繳回來的800元時,由衷地豎起了大拇指說:“謝謝您一直以來的關心,王警官,信得過!”
當好轄區“管家”助力企業按下“復工鍵”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進一步好轉,赤沙社區轄內的企業商戶也陸續開始復工復產。為了確保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兩手抓”“兩不誤”,王蓉瑞這位轄區“管家”圍繞各中小企業的疫情防護、人員排查、物資保障、內部安保、應急處置等方方面面的準備情況進行仔細檢查,指導落實。
每天,王蓉瑞都與街道及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對企業進行復工前巡查,指導和監督企業落實好出入口管控、人員排查、衛生消毒、防護物資配備、員工信息采集等一系列防護措施,對人員集中的重點部位進行多次消殺,并做好場地通風和人流控制,達到標準的方可復工復產。
轄區里有一戶商家的多名員工因疫情滯留在老家,商家負責人很想讓幾名員工盡快返穗復工,但又對幾名員工返穗后如何配合做好防疫工作一知半解,便找到王蓉瑞詢問該怎么辦。王蓉瑞耐心地為這位負責人梳理解讀了返穗務工人員的防疫隔離措施,并通過負責人向幾位員工提前解釋說明返穗后需要配合的相關隔離政策,消除他們的疑慮與擔憂,也讓他們的返穗行程準備得更加充分。
疫情發生前不久他的右肩剛植入兩顆鋼釘
疫情發生以來,每當街坊們關心起王蓉瑞的身體時,他都會笑著說:“沒事,我扛得住。”
王蓉瑞的右肩在疫情發生前的一次抓捕行動中受了傷,自認為身體底子好的他沒把這當回事,繼續如常工作。直到肩膀疼得讓他抬不起胳膊,他才去了醫院。檢查結果顯示是“右岡上肌撕裂,右肩袖損傷”,需手術治療。醫生在他的右肩植入了兩顆鋼釘,叮囑他術后靜養3個月。可放不下社區的他在術后第四天就吊著右臂回到了工作崗位。面對所領導和家人的勸說,他說:“每天不去社區里走走,我的心里不踏實。再過幾年,我就要退休了,讓我再多干點事兒吧。”
每次出發工作前,王蓉瑞都會在肩膀上墊一個藍色軟墊。這是他妻子用外孫小時候蓋的被子縫制而成的“愛心牌”護肩。有了這個護肩,肩膀就不會勒得那么疼了。王蓉瑞滿臉幸福地說:“我的工作離不開太太的絕對支持。我們每位警察的家屬在這次疫情中付出的不比我們少。有家人的支持,有街坊群眾的支持,哪還有什么‘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