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對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安排,提出要“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提高社會治安立體化、法治化、專業化、智能化水平”,指出了以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為代表的現代科技在社會治理、社會治安工作中的重要性,強調了社會治理現代化中“智治”的支撐作用。
公安工作是社會治理的重要工作,公安機關是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公安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大數據作為推動公安工作創新發展的大引擎、培育戰斗力生成新的增長點,全面助推公安工作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焙瞎踩嫱七M實施大數據戰略,在社會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積極發揮公安“智治”支撐作用、貢獻智慧公安偉力。
牢固樹立大數據思維,科學描繪智慧公安藍圖
捍衛政治安全、維護社會安定、保障人民安寧,是新時代黨和人民賦予公安機關的重大使命,也是公安機關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任務。在當前動態化、信息化、智能化加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安全風險的防范化解、治安形勢的穩控駕馭、與違法犯罪的斗爭較量,更多地體現在科技手段的掌握運用上。加強大數據智能化建設應用,建設智慧公安,推進公安工作現代化,是公安機關提升戰斗力、確保履行好新時代使命任務、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近年來,湖南公安機關將大數據建設應用與深化公安改革緊密融合起來,以大數據為支撐,著力推進“職能重組、流程再造、資源整合”警務體制機制改革,全省警務運行質態持續改善。但在大數據建設應用中,仍然存在規劃設計滯后、統籌能力不強,系統數據分散、共享協同不足,技術創新薄弱、智能應用不深等問題,大數據的戰斗力尚未充分顯現。
湖南省公安廳黨委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站在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高度,充分認識推進實施大數據戰略、建設智慧公安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強化大數據思維,堅持問題導向,深入調研、研究制定了湖南公安大數據建設“1518”總體規劃,即建設智慧公安大腦,建成一個大數據中心;推動實施泛在感知、數據治理、支撐服務、業務融合、眾智眾籌五項工程;構建風險管控智能化應用體系,搭建一個社會風險管理平臺;統籌推進指揮決策、政保維穩、治安防控、偵查實戰、道安監管、為民服務、監督管理、警隊建設八大智能化應用??偟哪繕耍褪且七M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警務體制機制深度融合、迭代演進,實現“數據在云上、服務在網上、應用在掌上”,做到風險防控智能化、公安決策科學化、警務指揮扁平化、打擊犯罪精準化、管理服務網絡化、隊伍管理規范化,全面構建湖南智慧公安新格局。
扎實推進大數據建設,集約打造智慧公安大腦
習近平總書記早在2016年10月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就強調指出,要“推進技術融合、業務融合、數據融合,實現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焙瞎矆猿旨s建設、融合發展原則,全省共建智慧公安大腦,統籌構建集數據匯聚、治理、服務、應用和安全管理等功能于一體的省級大數據中心,對接公安部和各市州公安數據中心,支撐公安業務發展,促進業務融合,引領公安改革。圍繞形成“獲取數據、管理數據、應用數據”的生態鏈,積極實施“五大工程”。
一是泛在感知工程。打破部門警種壁壘,無障礙歸集整合公安內部數據。以自然人為數據根,抓住政府自然人信息平臺建設契機,建立健全政府部門信息資源共建共治共享機制。依托雪亮工程、智慧小區、智能終端、智能服務等智慧城市建設,全面提升社會面數據獲取能力。積極擁抱互聯網,通過購買、合作、共建等形式,匯聚互聯網數據資源。
二是數據治理工程。堅持數據“源頭治理”和“集中治理”相結合,按照“數據資源化、資源目錄化、目錄全局化、全局標準化”思路,建立數據標準管理體系,對入庫的海量數據進行全面分類、清洗、標注。建立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實現數據資源有效分流合流,把一個個“數據孤島”整合成為一片“共享大陸”,實現數據價值最大化,面向基層提供數據普惠服務。
三是支撐服務工程。強力推進警務綜合平臺、一體化指揮平臺、資源共享交換平臺、視頻聯網平臺、警用地理信息平臺、移動警務平臺六個公共基礎性支撐服務平臺建設,為各類業務應用提供基礎支撐和標準化服務,構建“中心搭臺、業務唱戲、條塊融合”的格局。
四是業務融合工程。按照“各部門只有一個平臺,全警共用一個門戶,全警統一按需授權”原則,整合歸并警種部門業務,梳理確定新型公安業務應用域。通過數據流融通業務流,通過業務流程再造促進業務系統整合,縱向上壓縮內部管理層級和實戰指揮層級,推進組織結構扁平化;橫向上建立合成作戰機制,推進警務運行協同化,一體作戰。
五是眾智眾籌工程。開展技術眾籌,對大數據建設關鍵技術和先進產品進行科學論證和實踐遴選,吸納引進國內外領先企業的高端技術。開展數據模型眾籌,組織大數據研判模型大演練、大比武,建成推廣一批緊貼實戰、服務基層的戰法模型。開展應用眾籌,引導民警結合實戰需求運用大數據思維進行警務創新,孵化出更簡單方便、更貼近實戰的警務微應用。
不斷深化大數據應用,努力實現智慧公安之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既要有防范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湖南公安始終突出源頭管控這個“先手”,聚力做強科技支撐這個“高招”,將風險管控與大數據發展戰略、人工智能技術融合推動,搭建省級社會風險管控平臺,聚焦“政治安全、群體事件、個人極端、暴力恐怖、交通安全”五大風險隱患,構建以情報信息為主導的現代警務模式,建立健全政府部門、社會力量、公安機關“眾智聯動”、省市縣所“四級同步”的工作機制,構建了專業化、社會化、智能化的全方位社會風險防控體系。
以風險管控平臺作為大數據戰略的核心樞紐和應用龍頭,牽引帶動公安八大應用向前瞻化、智能化轉型,努力實現智慧公安之治。比如,指揮決策方面。整合指揮、情報、通信系統手段,構建現代公安指揮決策體系,建立智能支撐、快速反應、高效協同的應急處突指揮機制。依托警用數字集群、衛星定位和視頻平臺,建立融合通信、一體聯動指揮調度平臺。治安防控方面,構建點線面結合、網上網下結合、人防物防技防結合、打防管控結合的立體化、數字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推進“一標三實”基礎信息采集,加快重點領域實名制和物聯網感知手段建設,推進智能安防管控系統建設,提高社會面動態控制能力。推行“一村一輔警”“城市快警”建設,強化城區和農村快速響應、快速處置能力,實現治安防控智能化。偵查實戰方面,整合手段資源,構建全省一體化的合成偵查作戰體系,再造偵查流程,做到多資源無縫對接、多手段同步上案、多警種聯合作戰,實現情報線索智能分析、偵查思路智能提示、辦案流程智能引導,推動經驗型偵查向智能化偵查轉變。為民服務方面,以省市兩級為民服務中心建設為抓手,全面整合各類便民服務資源,實現政務服務事項“應上盡上、全程在線”。依托湖南公安服務平臺,將400余項直接面向群眾和企業的公安服務項目“打包上網”,推出電子證照等便民模塊,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腿、讓群眾少跑路”。
大數據發展日新月異,公安大數據戰略不進則退、慢進亦退。湖南公安正以時不我待、不負韶華的緊迫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全國公安工作會議精神,積極應用大數據驅動現代警務變革,打造智慧公安,增強“智治”之力,努力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