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要平安,百姓先心安。近年來,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把推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作為平安建設的源頭性、基礎性工作,聚焦困境人群,組織專業社會力量,經常性開展心理關愛幫扶活動,進一步筑牢社會心理防線,夯實了平安之基,探索出“心安西陵”的善治實踐。
凝心聚力優體系
西陵區通過建平臺、強隊伍、優服務,構建了資源整合、專兼結合、創新融合的社會心理服務新格局。
資源整合,搭建實體化功能平臺。將心理服務功能配備作為三級綜治中心建設必選項,統籌聯動行業部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會組織及轄區精神專科醫院等服務資源,搭建了“綜治中心+心理服務”社會心理服務實體化平臺。近年來,西陵區共建立醫療機構專業心理咨詢中心4個,打造優質社區心理服務室15個、心理健康特色學校5個。
專兼結合,組建復合型支撐團隊。采取“多元整合、專業發展”方式,吸納73名精神科醫生、心理治療師等專業人才組建專家服務隊,招募126名心理咨詢師、學校心理教師等建立專業服務隊,動員238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社區工作者、居民等成立志愿服務隊,常態化開展情緒疏導、心理輔導、困難紓解等服務,全時守候群眾心理健康。
創新融合,構建全方位服務模式。充分融合“線上+線下”服務方式,線上開通24小時心理健康服務熱線,推廣“宜心健”心理服務公益平臺,為居民群眾提供觸手可及的心理服務;線下依托各級綜治中心心理服務陣地,廣泛科普宣傳,精準干預疏導。2023年,開展科普宣傳96場次、心理疏導干預1061人次,居民心理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5.6%。
走心走實強幫扶
西陵區把生活困難者、身心病痛者等困境人群作為重點服務對象,組織專業社會力量,定期開展心理關愛幫扶活動,從源頭守護民心。
入戶入心,主動服務。將高風險對象納入區級服務管理對象,逐一配備以心理咨詢師為主,社區網格員、社區醫生、社區民警配合,民政、人社等N個部門參與的“1+3+N”心理關愛幫扶小組。關愛幫扶小組每周電話聯系、每月入戶走訪、上門服務,根據關愛幫扶對象心理健康狀況對癥實施專業性療法、動態評估心理狀態。2023年,關愛幫扶小組對高風險對象入戶走訪426人次。
幫扶幫教,常態關愛。關愛幫扶小組通過入戶走訪,全面掌握關愛幫扶對象身體狀況、心理狀態和困難需求,逐一制定個性化關愛方案,并建立電子健康檔案。建立常態關愛幫扶機制,聯動職能部門、社會資源,為其提供生活救助、家庭矛盾調解、社會關系修復等多元化關愛服務。
精心施策促回歸
西陵區針對不同領域、不同群體因人施策開展心理服務,助力特殊群體回歸學校、回歸社會、回歸家庭,從源頭筑牢平安底線。
精心呵護,護航成長之路。西陵區聚焦青少年心理問題,建立動態排查、監測、關愛機制,針對重點關注學生及家庭逐一配備心理關愛指導團隊,精心護航成長,2023年,學校關注人員比例從10.23%下降至6.16%。轄區一高三學生,在校孤僻、在家叛逆,單親母親迫于生計常年在外,教育部門將其納入重點關注范圍,心理咨詢師利用運用認知重構技術,讓母女相互理解,關系逐漸改善。
暖心幫教,點亮回歸之路。特殊群體失衡心理積累,是他們迷茫于歧途和歸途的重要因素。西陵區建立信息報告收集、預警、干預制度,暖心幫教、精準服務,點亮其回歸之路。轄區矯正對象王某,長年既不工作也少與人交往,司法局安排心理咨詢師介入,每周一對一心理輔導,取得信任后,其通過參加社區志愿活動逐漸建立社會價值感,經過3個月的追蹤輔導,王某終于打開心門、找到工作融入社會。
貼心交流,打通和解之路。西陵區巧用心理療法,近兩年妥善處置涉婚姻家庭、情感糾紛65起,實現可防性命案“零發生”。2023年春節期間,轄區一夫妻本就積怨已深因瑣事再次矛盾爆發,通過法制談話和多次調解但效果不佳,區婦聯安排心理咨詢師及時介入,經過連續5天的溝通,從孩子成長著手引發雙方共情,最終在調解專班的見證下雙方擁抱后開啟了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