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沈!”“沈戶籍!”“沈當家!”
群眾一有難事
線上呼,線下找
他不厭其煩24小時隨叫隨到
甚至為方便工作干脆把家都搬到社區里
“只有把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家的大事,
才能真正解決好他們的‘急難愁盼’。”
他就是湖北省武漢市公安局
江岸區分局百步亭派出所民警
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
“雙百政法英模”
“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
沈勝文
從警20年來
沈勝文幫助了
轄區40多名吸毒人員擺脫毒癮
讓他們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武漢市江岸區百步亭文卉苑是江岸區乃至武漢市最大的廉租房與經濟適用房小區,11年前剛建成時,社區民警沈勝文主動來到這里。11年來,他先后幫助了40多名吸毒人員擺脫毒癮,一天天看著他們的臉色變得紅潤、灰暗的眼神漸漸變得有光。沈勝文也與戒毒人員結下了深情厚誼。年近七旬的鄧爹爹說:“沈戶籍是我們全家的恩人,我愿意為他擋刀。”
12月20日,記者來到文卉苑,采訪了沈勝文幫扶戒毒人員的故事。
“我愿意為沈戶籍擋刀”
12月20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江岸區百步亭文卉苑社區東門外的沈勝文警務室,遇到年近七旬的鄧爹爹來串門。“我是沈戶籍的鐵桿粉絲。”鄧爹爹說:“我從吸毒到戒斷毒癮,這一路都是沈戶籍管著我、陪著我走過來的,是沈戶籍讓我堅定了戒毒的決心。”
沈勝文做證,幾年來,鄧爹爹每次毒品檢測都是陰性。根據相關規定,他不需要經常來“報到”。沈勝文告訴記者,不少已經戒斷毒癮的居民還是隔三岔五來到警務室,“他們是為了表明態度、讓我放心。”
旁邊,一名居民插話:“有一次,他為沈戶籍擋刀……”
“是的。沈戶籍是我們全家的恩人,我愿意為他擋刀。”鄧爹爹說。
鄧爹爹曾經多年吸毒,2018年最后一次被強制戒毒期滿后回到社區戒毒。沈勝文多次上門走訪,敏銳發現了管住鄧爹爹的“尚方寶劍”——鄧爹爹19歲的兒子喜愛表演,很有天賦。沈勝文對鄧爹爹說:“你兒子是個好苗子,你要做個像樣的父親。”
沈勝文毫不客氣地直戳痛處,鄧爹爹反而心悅誠服。經過此前幾次交往,鄧爹爹覺得沈勝文為人實誠、熱心快腸、可以交心。2019年夏天,沈勝文受邀到漢口江灘參加文藝活動,特意帶上鄧爹爹的兒子小鄧前往表演,小鄧當場被專業老師看中、納入麾下,如今月薪過萬。這讓以低保為生的鄧爹爹喜出望外,感動萬分。
前年,小區一名居民精神疾病發作,在居委會門口持刀滋事。沈勝文聞訊趕到,正欲上前制止。鄧爹爹正好端著一碗熱干面經過,見此情形立即扔掉面碗,擋在沈勝文前面,上前徒手奪下對方手中的尖刀。
鄧爹爹動情地說:“我們小區還要靠沈戶籍。我愿意為他擋刀。”
“你為什么有這么大的魅力?”記者詢問沈勝文。
“敲得開門、說得上話、交得上心,是社區民警的基本功。”沈勝文笑呵呵地說。
“愛心為本,熱心為民,誠心待人,全心辦事,盡心幫困。”“人到、心到、情到。”“這是我總結的‘五心三到’工作法。”曾在部隊從事政工工作的沈勝文,一臉和氣,一身正氣,常常出口成章。
“試試電話管不管用”
來到文卉苑擔任社區民警已經11年了,沈勝文對文卉苑了如指掌,“文卉苑一共有15棟樓、28個單元,居民3439戶,這里是江岸區乃至武漢市最大的廉租房與經濟適用房小區之一……”
文卉苑從2009年開始建造,2012年建成,共有15棟樓,都是小高層電梯房,從外表看成色較新。百步亭派出所民警介紹,當年搬進文卉苑的居民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棚戶區,文化素質不太高,吸毒人員比例在江岸區乃至全市算得上“名列前茅”。
沈勝文記得,2013年8月13日,他開著私家車來到文卉苑社區上任,車停在小區里不到1個小時,輪胎氣門芯不知被誰拔了,車身被劃了幾道口子。
來到這個難管的社區,沈勝文第一天就公布了自己的手機號碼,承諾24小時接受群眾報警求助,以表示誠意。
幾天后的一天凌晨2點鐘,沈勝文的手機響了,一名爹爹求助稱“房門打不開”。沈勝文連忙趕去,找來了開鎖師傅,打開了房門,卻看見爹爹的兒子正在房里睡覺,還在打鼾。明明聽得到鼾聲,為何報警稱門打不開?爹爹笑了笑,說:“兒子睡得香,不想吵醒他。想試試民警公布的電話管不管用。”
沈勝文沒有氣惱,笑了笑。
在走訪中,沈勝文發現,有的吸毒人員長期缺少家庭關愛、監督,有的甚至幾十年前就與家人斷了聯系,陷入自暴自棄,即使被公安機關打擊處理、強制戒毒,回歸社區后復吸率很高。
幫助戒毒人員重建親情,以親情為戒毒人員重拾生活的希望和信心。沈勝文很快找到了著力點。
“我想,我的父母有救了”
在沈勝文看來,如今文卉苑社區裝修最好的一家是老陳家里。不過,老陳兩口子從年輕時開始吸毒,一直吸到50多歲,家貧如洗。為了籌措毒資,二人甚至從事零包販毒,把小份毒品掛在寵物狗身上,通過遛狗、逗狗,把毒品交給吸毒者。
2013年8月份,沈勝文來到文卉苑之后,了解到老陳兩口子的情況,打算從親情入手和他倆交心。二人卻說,無兒無女,無親無友。
沈勝文調查了解到,老陳兩口子有個寶貝女兒,是藝術特長生。因為老陳兩口子長期吸毒,女兒一直由奶奶撫養,女兒也不愿與父母來往。女兒長大后戀愛成家,婆家頗有經濟實力,女兒更加不愿與父母來往,舉辦婚禮時,堅決不讓父母出席。
沈勝文撥通了老陳女兒的電話,剛說了半句話“我是文卉苑社區民警”,電話就被對方掛斷。
沈勝文給她發短信:“接電話啊!我是新來的社區民警沈勝文。”不久,老陳的女兒撥回了電話,說:“沈戶籍,我在新聞里看到過你。我想,我的父母有救了。”
就這樣,沈勝文成了聯系這一家人親情的紐帶。女兒辭掉了工作,照顧父母的生活,幫助父母戒毒。“以前,他們不是在吸毒就是被關押,我沒有感受過父愛和母愛。現在,我希望他們能安享晚年,與毒品斷絕關系。”老陳兩口子感動地握緊沈勝文的手,“再吸毒,我們就不配做人。”
如今,一年多過去了,老陳兩口子成了沈勝文警務室的常客。老陳底氣十足地說:“沈警官,你隨時檢測,我們保證不吸毒了。”
“你保證不吸毒,我給你找工作”
不少吸毒人員沒有經濟來源,容易走上盜竊邪路,容易聯系往日毒友,在毒潭里越陷越深。
2014年的一天,沈勝文接到居民投訴:向爹爹撿回的廢品,堆滿了樓道。沈勝文找到向爹爹:“您這樣堆放廢品,很容易引發火災,也妨礙了鄰居。”
沒想到,向爹爹流下了眼淚:“沈警官,你不曉得,我那個兒子不爭氣,我還得養他,不然他就去偷。”
原來,向爹爹29歲的兒子向某,多次吸毒、戒毒、復吸,一直很難找到正經工作。為貼補家用,向爹爹找了一份社區保潔的工作。撿來這些廢品,是為了賣一點錢。
沈勝文找到小向,問道:“你愿不愿意學好?如果你保證不吸毒,我給你找工作。”向某認真地點頭。
沈勝文介紹他到一家工業園從事搬運工作,要求他每周到警務室報到,進行毒品檢測。
10年時間過去了,沈勝文多次為向某介紹工作。向某再未復吸,臉色紅潤了,中氣也足了。
今年向爹爹已經75歲了。為了方便向某照顧父親,前不久,沈勝文又幫他介紹了一份新的工作。拿到將近4000元的月薪,向某說:“是沈警官給了我希望。”
百步亭派出所所長喻帆告訴記者,11年來,沈勝文先后幫助了40多名吸毒人員擺脫毒癮,讓他們重拾生活的希望和信心。在他的帶領下,文卉苑社區戒毒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先后獲評全市社區康復工作先進單位、禁毒先鋒號、中心戒毒社區示范單位等榮譽稱號。
沈勝文今年56歲,18歲參軍入伍,在部隊先后6次榮立三等功。2004年,沈勝文從部隊轉業參警,來到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分局百步亭派出所。為了方便工作,沈勝文賣掉了原來的住房,把家安在百步亭。
參警20年來,沈勝文先后榮獲“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中國好人”“湖北最美警察”“荊楚楷模”“全省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等榮譽稱號,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