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泰安市岱岳區檢察院自覺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深化泰安市檢察院“大泰山”融和保護理念,立足檢察職能,辦理大汶河流域各類案件60余件,以依法履職打造“泰山-大汶河”融保護檢察品牌。
部門聯動,共護汶水湯湯
大汶河又名汶水,是黃河下游最大支流,納泰山細流,最終匯入黃河,聚集成黃河恢弘磅礴的力量奔騰入海。歷經千萬年歲月沖擊而成的大汶河河砂對涵養水源、保證行洪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又是極具經濟價值的礦產資源,巨大的經濟價值讓有些人把歪主意打到了大汶河河砂上。盜采河砂行為不僅破壞了生態環境,還會對河水的行洪安全造成危害。為更好地保護大汶河,泰安市岱岳區檢察院制定了《泰山——大汶河“融”保護工作實施細則》,規定刑事檢察部門辦理涉及生態保護等領域的刑事案件線索時及時向公益訴訟檢察部門移送。
2023年,泰安市岱岳區檢察院刑事檢察部門受理了一起非法采礦案件。嫌疑人朱某等人因為盜采大汶河河砂被公安機關移送至泰安市岱岳區檢察院審查起訴,該院刑事檢察部門在辦理案件過程中,第一時間將該案件線索移送本院公益訴訟檢察部門。公益訴訟檢察部門會同刑事檢察部門一體履職,共同查看非法采挖位置、制定案件辦理方案、對外委托鑒定等。同年10月,該院將朱某等人起訴至法院,同時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法院采納了泰安市岱岳區檢察院的意見,以非法采礦罪判處被告人朱某等人在承擔刑事責任的同時,賠償生態環境修復費用10余萬元。2024年秋天,通過多部門協調聯動、緊密施工,被朱某等人盜采的河段修復工程順利完工。
“2024年,我院公益訴訟檢察部門辦理涉大汶河案件12件,其中,5件是由刑事檢察部門移送的。除了內部聯動,我們還與職能部門建立府檢聯動機制,聘請‘益心為公’志愿者,調動起社會各界保護大汶河的力量,共同保護我們的‘母親河’。”該院黨組成員、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鄧建強介紹。
泰安市岱岳區檢察院與岱岳區水利局會簽了《關于建立“河長湖長+檢察長”協作配合機制的意見》,建立工作配合機制,并成立了由區水利局局長、河道管理保護中心主任以及檢察長任組長的工作專班,檢察機關與主責部門的良性互動走向常態化。2024年,兩部門聯合行動6次,形成共同保護大汶河的合力。
保護古樹,守望綠色鄉愁
岱岳轄區內現存古樹名木共計91株,其中實施一級保護的5株,二級保護的47株,三級保護的39株。為了保護轄區內的古樹名木,2023年,該院公益訴訟辦案部門走遍了轄區內的各個角落,實地查看每一株古樹名木的生長情況。在走訪中,該院發現,有的古樹樹干空洞待修補,有的缺少支護及圍欄等基本管護措施,有的病蟲害未得到有效防治,有的樹勢衰弱沒有復壯措施……
針對走訪調查中發現的問題,泰安市岱岳區檢察院召開全區古樹名木保護公益訴訟聽證會,邀請了15個相關單位的分工負責人參會。會上,該院向有關部門發出了檢察建議,建議其認真落實古樹名木保護相關規定,保障全區古樹名木正常生長。檢察建議發出后,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對轄區內的古樹名木進行了全面普查,針對每棵古樹名木各自的生長情況,由專業技術隊伍采取個性化養護措施“對癥下藥”,有針對性地對古樹名木進行養護復壯。
2024年盛夏,泰安市岱岳區檢察院邀請市、區人大代表共計10余人觀摩調研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在檢察官的引導下,人大代表們實地查看了岱岳轄區內古樹名木的代表:位于岱岳區滿莊鎮南淳于村村委會內的魏槐。在這一株歷經1600多年歲月卻依然郁郁蔥蔥、蒼勁挺拔的魏槐下,人大代表們嘖嘖贊嘆,共同點贊檢察機關為保護古樹名木所作的努力。人大代表們拿出手機,紛紛掃起魏槐旁邊的保護銘牌上的二維碼,掃碼之后,關于魏槐的樹種名稱、生長年限、保護級別等事項一目了然。
“我會向學生宣傳古樹名木保護知識,把保護樹木的綠色種子播撒在孩子們心中,并配合檢察機關工作,發現古樹名木保護的線索后積極與檢察官聯系。”泰安市人大代表、岱岳區實驗中學老師王靜說。
尾礦治理,修復良田沃野
岱岳區礦產資源豐富,開采礦產過程中有些被破壞的耕地以及尾礦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被修復。
2020年6月,岱岳區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岱岳區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問題。但是該修復工程進展緩慢,廢棄礦山始終得不到有效治理。2023年8月,岱岳區審計局向泰安市岱岳區檢察院移送了該線索。
泰安市岱岳區檢察院受理該線索之后,召集區有關部門、屬地政府、施工單位召開圓桌會議,協調推進工程建設的相關事宜,實時掌握礦山治理及土地修復等情況,并對現場治理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進行全程監督,確保工程進度和質量。在多方努力下,2023年12月,涉案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程已全部完成。三處廢棄礦山整體修復總面積1028畝,恢復綠化面積692畝,新增耕地面積336畝。屬地鎮政府借此建立了農業合作社,在治理區域耕地種植的農作物實現了小麥畝產800斤、玉米畝產1200斤的大豐收,相關經驗做法被山東電視臺多次專題報道。
如今,兩處礦山已被選為全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管理工作現場觀摩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幾個大字矗立在山頂,向來此觀摩的訪客訴說著各方為保護環境所做的努力。岱岳區是歷史上“汶陽田”的腹地,有著6000余年的耕作文明史,入選第五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泰安市岱岳區檢察院以高質效辦案推動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工作,助推提升區域生態環境治理和農業發展現代化水平,讓大眾看到了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建設中不可忽視的檢察力量。
“檢察之力護山水,山高水長共泰安。我很榮幸,能以檢察履職為我的家鄉貢獻綿薄之力。”泰安市岱岳區檢察院檢察長戴曉寧飽含深情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