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是一根線
一頭連著父親,一頭連著兒子
27年的思念是一根很長很長的線
一頭連著他鄉,一頭連著故園
公安機關助力圓夢
讓思念不再遙遠
27年思念一朝圓滿
27年前,事起福建,27年后,圓夢江西,浙江、江西取樣、入庫比中,輾轉山西、寧夏萬里傳喜訊,公安機關的努力、細致、盡心、負責的工作,老應看在眼中、感激在心。
2024年11月16日,老應攜兩個兒子來到江西省撫州市資溪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向盡心盡力予幫助、全心全意辦實事的民警致謝,老應表示,27年后和小兒子順利團聚,與民警耐心細致、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是分不開的,真心感謝資溪縣公安局,為27年的思念畫上圓滿的句號。
2024年6月,資溪縣馬頭山鎮(原饒橋鎮)斗垣村老應求助資溪縣公安局刑警大隊。老應告訴民警:1997年8月,他帶兩個兒子外出務工途中,遇上一名“自然熟”的陌生男子,陌生男子承諾幫老應找事做,將一行三人帶往福建三明,之后在三明市與小兒子應某縉走散,這一分別就是27年。
2024年5月,一直托人打聽小兒子下落的老應聽聞福建南平順昌市有名年輕人和小兒子情況相似,在強烈思念的驅使下,老應立即就想前往確認,因擔心對方不予理睬,故尋求資溪警方幫助。
了解老應的求助事由后,縣刑警大隊民警陪同老應前往順昌,輾轉找到該名年輕人。多年的思念讓老應先入為主,認為這位年輕人從相貌、性格上很像自己的兒子,而年輕人對于老應口中“家鄉”卻完全沒有印象。為進一步確認和下一步的尋親,大隊技術民警耐心向老應科普了DNA檢測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并勸說老應采集血樣入庫,同時和順昌年輕人的進行比對,遺憾的是,二人不相匹配。
圓夢團聚
老應的血樣入庫后,雖未能與順昌年輕人比中,但很快便傳來了好消息。2024年9月26日,浙江警方采集入庫的方某秋(戶籍地福建三明)比對成功,為再一次確認,技術民警專門從基因方面進行比對,明確老應和方某秋具有親子關系。
在明確結果后,資溪警方即刻著手通知老應這個好消息,因老應平時未使用手機、打工地點不定。為盡快讓老應知道這個喜訊,資溪警方先后通過老應女兒、大兒子、親家、朋友、村干部幫忙聯系。
幾經周折,收到喜訊后的老應卻顯得有點茫然,固執的老應仍想著順昌的那個年輕人更像自己的兒子,在民警反復將DNA科學性普及、講解下,老應慢慢相信并接受。
2024年11月16日,老應攜兩個兒子來到資溪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和小兒子相見、相處后的老應顯然是很激動的,嘴里不停念叨“沒想到就在三明、就在三明......就是當年走散的地方”。1997年8月小兒子走散后,老應先后在福建省三明市下屬的縣及閩西龍巖、連城一帶打工,四處尋找小兒子,而方某秋也一直苦苦思念自己的親人,在得知有位表哥在浙江臺州警方幫助下尋找到親生父母時,便只身前往臺州采血......
當天下午,方某秋隨父親和哥哥回到老家斗垣村,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家鄉,看著家鄉的房屋、橋梁、兒時的床板,熟悉感撲面而來,而老應緊緊牽著小兒子的手、久久不舍分開......將小兒子“弄丟”的老應27年來一直心存愧疚,帶著小兒子來到早些年離逝的妻子墓前眼淚奪眶而出“小蓮,小兒子找到了......”
27年的苦尋與等待在資溪警方的助力下終得圓滿。
警方提示
警方呼吁社會大眾,有尋親需求、尚未采血的群眾,可主動與就近公安機關聯系,接受免費的DNA信息采集以及相關信息補充完善等工作,爭取早日實現家庭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