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份寫在綠水青山間的承諾,也是一份寫在群眾心里的答卷。
贛鄱之美,最美在生態。江西公安機關近年來忠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探索“生態警務”新模式,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創新治理大江大湖,山青水綠、魚躍鳥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景象成為“美麗江西”名片,公眾生態環境保護評價滿意度連續5年穩定攀升。
筑牢安全屏障
水清魚躍鳥翩躚
“鄱湖鳥,知多少?飛時遮盡云和日,落時不見湖邊草。”大湖腹地,蒹葭吐穗,蘆荻飛雪,又是一年候鳥到來時。
鄱陽湖,是亞洲最大的越冬候鳥棲息地,每年以“旗艦鳥”白鶴領銜的近70萬只候鳥來此越冬,交織成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水湖鳥流動畫卷。
生態環境的優劣如何評判?答案或許就在鳥兒的翱翔、魚兒的游弋之中。一處適宜動物生存的棲息地,安全是首要因素。
位于鄱陽湖腹地的永修縣吳城鎮,水草豐茂,候鳥翔集,被譽為“中國候鳥小鎮”。“現在這個時期是候鳥最脆弱、最敏感、最危險的時期,也是我們所最忙碌的時期。”永修縣公安局水上派出所所長萬里舟介紹,民警每天都會到湖邊巡防,及時掌握鳥兒的動態,遇到有受傷的鳥兒可以及時救治。
江西省公安廳水警總隊總隊長高曉青介紹,近年來,江西公安廳組織全省公安機關持續開展“平安長江”、鄱陽湖突出問題集中整治、候鳥保護等專項行動,堅持對非法獵捕、收購、運輸、出售野生動物犯罪全環節打擊。推動修訂完善《江西省濕地保護條例》,聯合有關部門集中整治鄱陽湖枯水期摸魚撿魚、違規垂釣、駕車碾壓破壞濕地、草洲放牧、草洲失火等破壞湖區生態環境的突出問題,硬核護航野生動植物在贛鄱大地繁衍生息。
2021年來,江西全省公安機關共偵破非法捕撈刑事案件1535起,打掉犯罪團伙176個;偵破非法采砂刑事案件171起,打掉犯罪團伙76個,形成強烈震懾。
漁民上岸,獵槍上繳,越來越多的江河山林成為野生動植物活躍的天堂。江西省常年分布的長江江豚種群數量達600頭,約占全國種群的50%,江西省長江江豚保護對全國長江江豚保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江豚保護工作被評為全國首批生物多樣性保護典型案例。
如今,江豚攜子進城、豚鳥和諧共生的畫面,成為近年來江西時常見到的和諧生態場景,每一個目睹的人都為之陶醉。
守護萬山逐綠
擦亮生態底色
“樹冠正常、樹干正常、樹枝正常,無人為破壞現象。”為進一步加強對古樹名木的保護,江西分宜縣公安局森林分局開展古樹名木巡查保護行動,以實際行動保護好“綠色古董”,守護好“綠色鄉愁”。
深秋時節,漫步在分宜縣的鄉間田野,只見草木繁茂、碧水悠悠,一派綠意盎然的景象。巡護民警時常穿梭于這片綠色世界,對轄區內的古樹名木的樹徑、生長情況、地理環境、分布區域進行實地踏查。
江西境內古樹名木資源豐富,現有古樹名木12萬余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為此,江西省公安廳連續3年開展以打擊破壞古樹名木資源犯罪為重點的“春風”系列專項行動,偵破危害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刑事案件341起,同時推動公安派出所將古樹名木保護工作納入基礎治理工作,對重點案件實行專案專班,異地用警,聯合作戰,依法嚴懲。
5月23日,龍南市公安局森林分局成功破獲一起危害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案,現場抓獲5名犯罪嫌疑人,收繳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金豆762株。“接到線索后,發現嫌疑人在某短視頻平臺直播出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金豆,我們立即固定證據,并抓獲嫌疑人。”龍南市公安局森林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愛護一草一木,守護綠樹長青,護航萬山逐綠。九江、宜春、贛州等地公安機關與農業農村、自然資源、市場監管等部門行刑銜接,探索建立“林長+警長”機制,對近幾年來全省審批采伐古樹名木,特別是采伐死亡樹木信息進行了全面梳理,對公安機關辦理的涉古樹名木違法犯罪案件開展“回頭看”,深入分析研判,發現可疑線索,為嚴打犯罪提供支撐。
“江西公安實行跨區域、跨警種、跨部門聯合作戰,‘全環節、全要素、全鏈條’打擊破壞古樹名木犯罪行為,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江西省森林公安局刑事偵查處副處長姜曉民介紹,尤其是撫州市公安機關成功打掉以吳某榮為首、長期盤踞在廣昌縣周邊、通過注射除草劑“毒殺”古樹名木的犯罪團伙,起到了強大震懾和教育作用。
修復受損生態
共護山青水長
趁著四下無人,選擇在禁捕區下網捕魚……邱某某的不法行為被正在巡湖的萬年縣湖云鄉派出所民警及時發現,非法捕撈者人贓并獲。
經過民警釋法說理,邱某某真誠悔過,并愿意繳納生態修復賠償金購買魚苗進行放流,修復受損水域生態環境。
4月8日,在萬年縣公安局、萬年縣農業農村局及有關工作人員的見證下,因非法捕撈被公安機關查獲的當事人邱某某履行生態修復義務,增殖放流紅鯉魚、鯽魚、鰱鳙等魚苗,對因非法捕撈造成的水生生物資源損害進行修復,這是江西公安實施警民共治修復生態的縮影。
江西省公安廳長江大保護辦公室主任劉寧介紹,在“長江大保護”過程中,江西省公安廳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力爭實現“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社會效果,助力長江生態可持續發展。
江西省公安廳部署全省公安機關開展“長江禁漁”專項打擊行動,有效遏制了長江,鄱陽湖等重點水域非法捕撈犯罪活動,為江西省禁捕退捕的順利實施打下了堅實的法治基礎。按照把上岸漁民就地轉化為執法輔助力量的重要指示要求,省公安廳在財政、農業農村部門和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持下,面向退捕漁民招聘92名輔警,參與江湖水域生態保護執法,助力保障漁民“退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為形成家喻戶曉、人人參與的生態環境保護的氛圍,江西省公安廳會同省生態環境廳、省檢察院聯合發布通告,鼓勵群眾參與打擊環境資源違法犯罪。省公安廳森林公安局設立專門情報信息崗,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24小時接受群眾舉報投訴。贛州市公安局出臺環境資源領域有獎舉報辦法,激發群眾檢舉揭發積極性主動性。
近三年來,江西全省公安機關與多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協作,集中力量推進長江大保護,共偵破環境資源領域刑事案件12081起,32起案件先后被公安部、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門評為典型案例,26起案件獲公安部賀電表揚,打擊環境資源犯罪總體工作質效穩居全國第一方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