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理邊境通行證、無犯罪證明等業務,無須攜帶任何紙質材料,也無須往返多次,刷個臉就能辦成事,這是“無證明城市”建設帶來的便利度;當你收到電信詐騙信息時,勸阻信息也及時送達,止付文書同步上傳,這是“數字戰警”帶來的高效率;夜晚的街道放心行走,遇到問題可就近向警務站民警尋求幫助,這是“三警融合”帶來的安全感……
周克武帶領團隊研發出“數字戰警”
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
安徽省馬鞍山公安聚焦黨政所需、民生所向、基層所盼,堅持科技賦能和人才支撐相統一,集中力量和智慧重點攻堅突破,加快提升新質公安戰斗力,著力推動公安工作現代化。
“警民通·馬上辦”刷臉即可辦
9月4日,趙先生陪同孩子到馬鞍山市公安局雨山分局安民派出所首次辦理身份證,結果等到辦理業務時才發現自己的身份證忘在家里了。戶籍民警劉皓雪提示他可以通過“刷臉”進行身份核驗。幫趙先生身份核驗成功后,劉皓雪很快幫其孩子辦理好了身份證。
沒帶身份證,直接刷臉就核驗了身份信息,便民服務的背后靠的是馬鞍山市公安局“周克武科技創新團隊”在全省率先推出的“警民通·馬上辦”系統。該系統的應用,推動由“群眾自證”向“政府認證”轉變。
通過“刷臉”辦的事項遠不止這一項。
短信精準提醒辦,創新運用大數據技術,對群眾各類證件到期情況進行事前短信提醒,告知群眾何時、帶何資料、到何處辦理業務,確保群眾最多跑一次;窗口主動提示辦,對到公安政務服務窗口或相關警種業務窗口單獨辦理某一項業務的群眾,將實時通過大數據分析他本人還有哪些到期換證業務或辦證業務可以同時辦理的,可在窗口一并辦理;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等常用證明秒級申請、自動審核,網上申請辦理時長由原來的3天時間直接縮短到不足1分鐘……截至目前,該系統已累計為全市群眾實現免證辦13萬余件次,發送提醒短信40余萬條。由于成效顯著,“周克武科技創新團隊”完成了“警民通·馬上辦”無證明城市系統的研發,為馬鞍山市“無證明城市”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在2024政法智能化建設技術裝備及成果展上,“‘警民通·馬上辦’無證明辦事系統”獲評全國“政法智能化‘智慧警務’創新案例”,馬鞍山市公安局在國家會議中心向全國政法系統作了經驗介紹。
“數字戰警”練就“反詐先鋒”
今年7月,馬鞍山連續發生案值129萬元、40萬元的大額詐騙案件。兩起案件時間相近,手段相似,均為騙子冒充公司領導詐騙財務人員。
在接到推送預警后,馬鞍山市反詐中心第一時間通過“數字戰警”模型對被害人的銀行卡進行保護性止付,并將預警信息自動推送至轄區派出所,成功將兩起案件受損資金全額凍結。
何為“數字戰警”?
馬鞍山市公安局“周克武科技創新團隊”通過“大數據+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AI”等技術應用,搭建“數字戰警”支援中心,突破跨警種警務系統間的“數據孤島”限制,將各系統中相關業務功能模塊按需有效銜接起來,推動實現自動查詢、自動研判、自動報告。
“數字戰警”只是機器人嗎?
“數字戰警”有真實民警屬性,在數字世界虛擬出相同警號的“數字人分身”,通過學習可掌握與民警相同的崗位技能,并在民警的安全監管下以及流程審批后,完成數據核查、布控預警、分析研判、報表制作等各項信息化應用任務,提供“7×24”小時大規模、常態化數字警力支援服務。
如今,針對各類實戰應用場景需要,馬鞍山市公安局已創新研發了100多種“數字戰警”。
以反電信詐騙應用為例,投入“數字戰警”后,可每日自動反饋預警信息700余條,發送勸阻信息800余條,數十秒內制作、上傳止付申請文書,以前每天要20名警力才能完成的反詐止付工作任務,現在用2名數字戰警即可快速準確完成,有效減輕反詐中心工作壓力,保障人民財產安全。
如今,“數字戰警”已陸續在全國多家公安機關推廣,幫助全國各地群眾成功止付資金數億元。
該創新成果獲評全國“政法智能化‘智慧警務’創新案例”,馬鞍山市公安局在國家會議中心向全國政法系統作了經驗介紹,并榮獲2023年一季度的安徽公安系統改革創新“領跑者”項目第一名。
“三警融合”融出治安防控新動能
機動車駕駛證一旦被吊銷或者被暫扣,在未重新獲得駕駛證前,不能開車上路,這是群眾俗稱的“失駕”人員。
日前,軍民路警務站特警通過雨山交警大隊先期預警信息進行分析研判,成功抓獲拒不到案“失駕”違法嫌疑人徐某某。
這是“三警融合(特巡警、交警、派出所)”融出來的新速度。
從優化警務資源、模糊警種界限、建強快反聯動等方面入手,馬鞍山公安改革創新“三警融合”機制,實現“一警多能、一巡多效、齊抓共管”的多贏格局。
在改革試點區域內,街面可防性案件警情環比下降7.5%,道路交通警情環比下降38.9%。
城區方面,將綜合警務站打造成街面防控中心支點,建立聯勤聯防指揮調度體系,構建“站、所、巡、交、社”一體化巡控聯合勤務新模式。圍繞各警種業務側重,組織開展查緝布控、交通疏導等三警基礎業務交叉培訓,將有限警力釋放出更大警務效能。
該機制運轉以來,共救助服務群眾10萬余人次,找回走失老人兒童2600余人次。
創新建立“聯勤指揮長”機制,運用“數字戰警”組織巡防警力創新形成“城區研判+縣域追蹤”接力模式,智巡系統上線賦能……機制創新+科技賦能,推動巡防體系提質增效。
“創新工作室”提升新質公安戰斗力
警情數據智能化分析、直觀化展示、表格自動化填寫……馬鞍山市公安局“沈剛科技創新工作室”歷時半年自主研發出的派出所“警情場景化分析平臺”,一舉解決基層警情分析深度不夠的難題。
科技興警,人才強警。
為了更好地帶動全警創新,為基層培養更多的創新力量,2023年以來,“周克武科技創新團隊”牽頭命名了28個以民警個人姓名命名的各警種各層級的創新工作室,總人數達300余人,形成覆蓋廣泛、梯度合理的科技創新小分隊。
“秦磊數據創新工作室”立足遏制涉網犯罪高發態勢,研發多個大數據模型,已向全省推送反詐預警線索11萬余條,幫助全省群眾止付資金近億元;“魏鵬視聯網創新應用工作室”先后開展了4個創新項目的研發,并取得了2項國家“實用新型”發明專利;“魯瑋執法數據監督工作室”共建立21個數據監督模型,包含42個執法環節監測點,真正實現執法監督工作精準高效……
馬鞍山市公安局創新團隊先后完成300多個創新項目和1500余個大數據模型的研發和推廣應用,共獲得全國和全省公安科技創新獎50余項,“云智辦案通”等成果在全國免費推廣。有10人入選公安部專家人才庫,29人入選省公安廳專家人才庫,共178人次因科技創新成績突出立功受獎,“周克武科技創新團隊”被公安部榮記集體一等功。
記者 劉明培 通訊員 秦書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