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央廣網、中國青年報
交匯點、江蘇法治報等
20多家中央、省級媒體紛紛聚焦
江蘇省宿遷市公安局
宿豫分局電子商務產業園派出所
一級警長陸迅
對他28年來投身公益服務群眾
的動人事跡予以點贊報道
一起來看看吧!
人物卡片
創建“迅哥有約”網絡平臺投身公益,搭起一個擁有4000多人、遍布全國、24小時不打烊的志愿服務網絡,為360個家庭找回親人——他是熱心無私的公益警察;
把滿腔的愛傾注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幫100多名問題少年重新校準人生航向,讓他們相信愛、心向陽光——他是貼心真誠的好人迅哥;
引領公益網絡融入基層社會治理,獲取案件線索190余條,化解矛盾300余起,解決群眾難題2500多件,讓“楓橋經驗”落地結新果——他是放心可靠的平安衛士。
他,就是江蘇省宿遷市公安局宿豫分局電子商務產業園派出所一級警長陸迅,而在線上線下,大家都管他叫“迅哥”。從一頭黑發到兩鬢霜染,28年的不凡從警之路,他都在踐行自己的信念:“用盡半生精力,只為百姓幸福。”
20多年來,陸迅將公益服務與公安工作無縫鏈接,讓愛流動,讓力量傳遞,讓情法相融,探索基層民警參與社會治理新路徑,為繪就最美“楓警”線增光添彩,分別榮獲“中國好人”“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模”“全國最美志愿者”等稱號,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以其本人為原型的廣播劇《熱血擔當》榮獲江蘇省“五個一工程”作品,創辦的“迅哥有約”志愿服務組織被表彰為全國優秀志愿組織。
從“1”到“4000”
“迅哥有約”讓大愛流動起來
走進“迅哥有約”工作室,來自全國各地的一面面錦旗尤其引人注目。錦旗上面,無一例外地感謝著同一個人:民警陸迅,人們更習慣地喊他“迅哥”。
28年前,陸迅考入警隊,從上班第一天起,他每天堅持在日記上寫下群眾反饋的問題和求助信息,再通過各種渠道推進化解,事情繁雜多樣,經常忙得焦頭爛額。
“民警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可老百姓托付的事情,往往都要趕緊辦,必須想出新招解難題。”2006年,陸迅開始建立QQ群,把問題發給群友們,請來自各行各業的熟人出謀劃策,效果很明顯。嘗到甜頭后,他又乘勢而為,用“互聯網+”思維強化服務,自費創辦“迅哥有約”公益網站,成立了第一支志愿服務隊,集群眾求助、警民共建、普法宣傳、政策咨詢、公益活動等于一體,網站、QQ群、微信群、抖音等渠道相繼建立,尋親、義診、義賣……志愿服務團隊的服務范圍不斷擴大。
2022年9月28日,陸迅接到一條來自珠海救助站的求助,為年近七旬、與家人失散29年的林月娥老人尋親。他立即發動志愿者連夜制作尋親視頻發到網上,很快有愛心人士仔細分辨了林月娥的口音,判斷她說的是客家話。因客家話難懂,陸迅立即組建“林月娥尋親”微信群,來自廣東、廣西、福建、江西等客家人密集地區的志愿者紛紛加入,一場尋親接力就這樣開始。
功夫不負有心人,好消息源源不斷傳來,林月娥老人的家鄉找到了。10月15日,老人的兒子、侄子、孫女等親屬趕到了珠海救助站,失散29年的親人久別重逢。
據統計,過去10余年,“迅哥有約”公益服務隊發展到4000多名志愿者,共處理群眾求助2500多件,為困難群體募捐款物220余萬元;幫18個省份360個家庭找到親人,為800多個家庭化解親人走失險情。“立足‘警民共建’根基,延伸‘公安服務’觸角,通過與公安機關、民政救助部門、新聞媒體多方聯動,開展各類社會公益服務,讓大愛流動起來。”宿遷市宿豫區副區長、公安分局局長武勝認為,這是“迅哥有約”志愿團隊的一大特點。
今年56歲的程春芳是“迅哥有約”的一名志愿者。她因被查出癌細胞轉移擴散,心情沮喪,外出時在公交車站與陸迅偶然相識。在聊天中,得知程春芳的困擾,陸迅熱心地說:“別怕,我來幫你!”就在認識的當晚11點多,情緒幾近崩潰的程春芳撥通了陸迅的電話:“陸大哥,我明天是不是就要死了!”說完泣不成聲。陸迅一邊安慰她,一邊連夜聯系南京的專家。在陸迅細心安排下,程春芳趕到南京復診,最終確定是虛驚一場。
經此一事,程春芳如獲新生,下決心去幫助別人,果斷加入“迅哥有約”志愿服務隊。如今,在4000多名志愿者當中,有近千人都是受到陸迅幫助后,被他的公益精神所感動,主動加入進來的。
2022年2月,宿遷市民王萬沖因急性心梗搶救無效,家人遵照其遺愿而捐獻器官,讓6人重獲新生。“王萬沖生前也是我們的一份子,他熱衷公益,去世后留下兩個年幼的孩子。”陸迅獲悉后,多方協調,將王萬沖的兩個孩子納入宿豫紅十字會“紅恤班”保障免費上學。
“過去,‘迅哥’是我一個人,現在的‘迅哥’是一個團隊,更是一個愛心符號。”陸迅說,我們的團隊不斷壯大,也讓愛流動、讓愛接力,發出更多的光,散出更多的熱。
24小時堅持20年
為孩子們系好成長的紐扣
“你是陸警官嗎?我真的拿她沒辦法了,求你幫幫我!”2023年8月的一個晚上,一通陌生而急促、帶著哭腔的電話打到陸迅手機上。陸迅立馬勸慰:“你把孩子帶過來,我試著和她聊聊。”
當晚,這位母親和10多歲的女兒坐進“迅哥有約”工作室。一頭白發的陸迅始終保持著微笑,耐心聽完母女倆的訴說,開始給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女孩做情緒疏導,列舉身邊的故事,通過3個小時的溝通,女孩的心結終于打開,為自己的言行向母親道歉,與母親擁抱在一起。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陸迅持續關注女孩的狀態,請她到“迅哥有約”關工站的小木屋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與志愿者們廣泛接觸,女孩的性格逐漸開朗起來,臉上的笑容多了起來,母女關系也變得越來越融洽。
“迅哥”坦言,這么多年來,他最牽掛的,其實還是孩子們。為了更好地幫助未成年人,2022年12月,作為全省公安系統首家關工委直屬關愛工作站,位于宿豫千鳥園廣場“迅哥有約”關愛工作站正式掛牌。以此為支點,陸迅牽頭建立全區12個關愛“窗口”連鎖工作站點網絡,實體化運行,推動未成年人保護之路越走越寬。
“畢竟是孩子,青春期難免會有情緒波動,遇到不同的問題,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我愿做他們一個人生階段情緒的出口。”如今,“迅哥”已成為孩子們的忘年交,有什么心事,往往首先找他傾訴。“孩子的事都是大事,每當接到求助電話的時候,我的第一個念頭就是,不能辜負家長或者孩子對警察的信任,即使再小的事,都要認真對待,任何時候見我都行,從未失約。”迅哥深有感觸地說。
2020年2月的一天,單親家庭的剛剛(化名)和濤濤(化名)兩兄弟因盜竊被抓獲。得知情況后,陸迅連夜趕至派出所。除了正常開導外,他還安排了一個“特殊”體驗環節,讓母親給兩個孩子親手戴上手銬。那一刻,母親的雙手顫抖不已,孩子們也深受震撼,意識到違法犯罪的代價,“不僅僅是失去自由,還有親人的心碎和牽掛。”如今,在陸迅的持續關注和跟進下,這兩個孩子在校學習認真,還經常參加志愿活動,走上了正道。
在幫扶未成年人的過程中,陸迅探索總結出“望聞問切-靶向治療法”,即望精神狀態、聞他人感受、問自身困擾、切問題癥結。他對前來尋求幫助的未成年人分類登記,一人一檔、一人一冊。僅2023年以來,陸迅已經為50余名未成年人建檔立卡,精準紓困解難。
“言傳不如身教,讓孩子參與到社會公益事業中來,培養他們的意志力,同時樹立向善、向美的價值觀。”2018年6月,陸迅創辦了以親子家庭為參賽單位的“365好人好事大賽”。該項目實施以來,吸引1620個家庭參賽,1.2萬余名青少年參與,做好事1.5萬余件,孩子們的作文裝訂成冊的就多達50余本。
“治當下”和“長久立”結合,“6+6+X”工作法(六進六送X場活動),警情聯動、警校聯動、社會聯動“三聯”機制,分類登記、建檔管理,根據具體案例,確定急診、門診、會診“三診”干預機制……一套套長效機制方法,帶來的是精準介入,為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打開了又一扇“窗”。到目前,迅哥和志愿者們已經幫助100余名問題青少年重拾信心、重獲新生。
每年化解300多起矛盾
公益網絡助力基層治理
陸迅喜歡小平頭,感覺這樣精神。如今,50歲的他滿頭銀發,不管是做公益事業,還是扎根社會基層治理,工作起來依然像個小伙子,渾身充滿了干事的激情。
可很少有人知道,多年前他就做了膽囊切除手術。“一個人失去一個膽是難受的,但不影響整個機體的健康。”陸迅從沒把自己定位成一個病人,而是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助力基層社會治理、服務一方百姓的“店小二”。
2023年4月的一天,陸迅通過公益網絡平臺接到一條信息:張某的大哥駕車墜河離世,家庭頓時陷入困境。但他的大哥生前借出不少錢,張某多次幫助要債無果,情緒接近崩潰,極可能做出極端行為,后果不堪設想。情況緊急!陸迅立即找到屬地派出所,上門與張某交流,穩定其情緒。隨后,陸迅一次次找到欠款人說明利害關系,前后花了兩個月,成功解決了大部分欠款。
作為一名基層民警,陸迅牢固樹立“派出所主防”理念,把“迅哥有約”公益網絡融入到基層社會治理之中,化解矛盾、調解糾紛、宣傳反詐、普及法律……充分利用公安機關“網格化”社會管理優勢,在一起起矛盾化解中做到處置在早、矛盾不上交;在一個個案事件中做到為民解憂,平安不出事。
2020年2月,外地務工人員侍某在宿豫城區經營牛肉湯,被一個“熟客”葛某以合伙做生意為名騙其投入26萬元,多次討要只拿回2萬元。走投無路的侍某找到陸迅,希望他能幫忙解決。
陸迅了解情況后迅速將侍某帶到宿豫區法律援助中心。考慮到實際情況,法律援助中心同意幫他走法律途徑維護合法權益。經過一個月的努力,侍某與葛某達成了民事調解還款協議。
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38歲的市民王全(化名)網上投資失敗,變賣房產后仍欠下80余萬元,家庭處于崩潰邊緣。陸迅接到公益志愿者提供的線索之后,主動找上門促膝長談,幫其重拾信心,還給他和愛人找了工作,帶著他的兩個女兒到南京免費參加冬令營活動。在他的努力下,王全一家人的生活重新安定下來。
如今,“迅哥有約”志愿服務團隊吸引了一批“五老”黨員、愛心人士、社區網格員、律師加入,服務和信息觸角不斷延伸,成為當地深化基層社會治理的好幫手。在有關部門支持下,陸迅通過“迅哥有約”網絡平臺開辦網上市民學校,發布各類預警信息,加強安全宣傳防范,常態化接受群眾求助,成為網上群眾工作新平臺。
據統計,“迅哥有約”網絡平臺開通以來,接受各類咨詢2.7萬余次,發布預警信息2.6萬余條;今年以來,化解社區矛盾糾紛400余起,提供各類線索90余條,協助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18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