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遷移戶口可以一窗通辦,不用為了申請審批兩邊來回跑,既節省時間又節約路費,真的太方便了!”去年12月20日上午,市民陳女士接過新辦的戶口簿時,向上海市公安局崇明分局窗口民警連聲道謝。
為扎實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上海市公安局崇明分局充分結合轄區崇明三島治安特點,通過創新服務方式、優化辦事流程、提升管理模式、強化打擊破案等方式,升級生態警務內核,推動警務工作由事后處置向事前預防、單一作戰向聯動共治、傳統警務向智慧警務轉變,助力崇明國家生態文明名片、長江綠色發展標桿、人民幸福生活典范而不斷努力。取得了群眾安全感和公安工作滿意度連續7年雙提升且名列全市前列的優異成績,用心用情書寫群眾滿意答卷。
深耕便民利企“零距離”
派出所與轄區企業召開警企聯席會議,深耕便民利企“零距離”
“多虧了派出所民警的幫助,解決了我們公司的大問題啊!”去年12月24日的警企聯席會議上,崇明城橋鎮農業科技公司負責人王先生向民警表達了感激之情。原來,該企業在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證時,需要完善安防系統認證。屬地派出所民警了解情況后,立即上門指導企業完善安防措施,并開通綠色通道,幫助企業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認證。
崇明分局緊緊圍繞轄區企業和群眾辦事難點痛點,進一步深化便民利企十項舉措,試點推進公安行政管理服務改革,全區20個公安派出所行政審批事項全部進駐鄉鎮政務服務中心,提升群眾辦事辦證質效。不斷深化“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系列舉措,充分考慮在智能化服務背景下,政務服務不同人群的現實需求,探索實踐窗口業務“一網通辦”人工幫辦機制,實現企業和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在轄區工業園區內建立“藍鯨”護企工作站的同時,同步在各鄉鎮全覆蓋建立18個“瀛盾”護企工作站,針對企業需求,設立專門的警務聯絡員,提供“一對一”精準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安全生產、治安管理、人才落戶等方面問題,全年為100余家企業提供上門服務,助力打造海島生態經濟發展一流營商環境。
構建智慧交通“新格局”
“現在公安局的辦事效率很高,這是真正把我們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了呀。”去年12月17日,家住崇明陳家鎮的周阿姨通過“交管12123”APP上報了小區門口的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接報后,分局交警迅速實地勘查,在一周內就完成了路段改造,新增減速帶和警示標志,切實解決了居民出行安全問題。
崇明分局圍繞崇明三島水系高度發達這一特點,按照相關行業規范和標準要求,開展臨水道路防護設施隱患的排查和治理工作,通過安裝波形護欄、金屬警示樁(紅白桿)、種植間距小于3米的樹木和間距小于1.5米的綠化帶等方式,綜合提升了全區的道路安全防護等級。堅持以科學賦能“交通管理”工作,在轄區主要路段安裝智能視頻識別系統,實現對交通違法行為的精準打擊和預警處置。全量排查臨水臨河隱患道路,累計整改隱患路段3萬余處,研發農村地區交通事故防范預警模型,落實教育處罰、預警提示各類風險人員、車輛5千余次,深化農村地區交通宣傳工作。推出“交警進社區”宣傳活動,組織交警走進社區、學校、企業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累計培訓市民30萬余人次。創新建立交通安全隱患快速反應機制,及時處置群眾反映的交通安全問題,2024年排除各類交通安全隱患12125處,有效預防了交通事故發生。
守護民生“有溫度”
“警察同志,你們現在破案的速度是真的快,以前遇到個偷雞偷鴨的盜竊案,總要等個兩三天才有消息,如今,不到5個小時,嫌疑人找到了,案子也破了,真是好樣的!”去年12月16日,崇明豎新鎮一農戶張老伯對民警的快偵快破一起小型盜竊案的工作效率給予了充分肯定。
崇明分局堅持民生小案快偵快破,持續推進“島域立體化綜合防控體系建設”。通過改造分局綜合指揮機制,完成全島出入口、重點部位感知端建設、無人機空中巡飛中心搭建六大類14個實戰應用場景。持續打造環島水域防控體系建設,充分發揮“三所聯動”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優勢,整合多元調解力量,探索“3+N”多元化解糾紛渠道,全面推廣組建22支社區少年服務隊,上線“瀛洲解紛”平臺,年內累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2萬起,化解率高達99.7%。
民警破獲民生案件,向受害人返還贓物
試點開展派出所辦理刑事案件“負面清單”,進一步明確派出所與警種部門辦理刑事案件職責邊界,推動提升派出所和專業警種部門辦理刑事案件質效。牽頭推動各鄉鎮實體化運作反詐分中心,舉辦反詐巡演活動17次,提請將反詐勸阻工作納入見義勇為獎勵范疇,電詐案件既遂、立案、案損數同比繼續“三連降”。通過系列舉措全力守護民生,切實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