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闖紅燈致他人被軋身亡,是否需要負刑事責任;先后入職百家公司,月入20萬元并非個例;軟萌寵物人見人愛,背后竟有惡勢力犯罪……“從52本卷宗到247頁閱卷筆錄,我們堅持用證據說話。”
1月10日下午,首屆上海法院刑事審判優秀案例宣講會在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大法庭內舉行。
刑事案件是社會矛盾集中激烈的外化表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來,上海法院審理了一批在本地區乃至全國范圍內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刑事案件。一個案例勝過一打文件。此次刑事審判優秀案例宣講會,共有12件優秀案例通過征集評選后對外發布,進一步發揮評價、引領和教育功能,推進刑事審判工作現代化。
宣講會上,12位宣講人依次通過“PPT展示+案例演說+專家點評”方式,深入介紹優秀案例的裁判方法和審判思維。其中,既有對新技術新業態下不斷涌現的新類型犯罪的適法探索,又有對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保護食藥品安全、加強未成年人等特殊群體保護等司法理念的重申,還包括在疑難復雜案件中如何實現“三個效果”有機統一的司法經驗展示。
行人闖紅燈致他人被軋身亡,是否需要負刑事責任?普陀法院結合優秀案例,為大家詳細講解了交通肇事罪定罪的定罪標準:“出行方式不是分配責任的依據,過錯程度才是,無論那種方式出行都應當遵守交通規則。”該案判決破除“以弱者自居可以免責”錯誤認識,展現了維護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司法擔當。
寶山法院以一張精美的跨年無人機、煙花表演照片,引出了案例的“主角”。在民用無人機這一新興產業高速發展的當下,全市首例非法破解無人機案的依法審理,嚴厲打擊為他人提供破解民用無人機禁飛限高服務的犯罪行為,為守好低空安全、護航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閔行法院分享了一起假借寵物經濟名義、嚴重侵害消費者財產和人身權益的新型案件。該案相關行為熱線投訴高達1000余件,維權視頻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審理過程中,法官對300余份證據進行全面閱卷,并在48小時的庭審中組織訊問、當庭展示證據,促成被告人認罪認罰,為“庭審實質化”寫下生動注腳。
“2020年,本市一對夫妻先后入職百家公司,月入20萬元,而這并非個例!”浦東新區法院則深入介紹了一起職業騙薪團伙案。2023年以來,浦東新區法院對此類案件共計判刑180余人、追贓挽損3000余萬元,同時通過拍攝普法宣傳片、報送社會治理建議等形式,落實“治罪與治理并重”,努力推動“辦理一案、治理一片”,充分護航企業發展和法治營商環境建設。
……
一個個鮮活的案例、一段段聲情并茂的講述,讓現場觀眾深受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