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樓下的水質安不安全?之前看見你們檢察院的同志來了,又拍照又取證,后來區里也來了好多人進行治理,現在這飲水機定期有人來收拾衛生,水質報告也貼上去了,這下我們可以放心用水了……”近日,正在接水的李大姐熱情地對前來查看整改“回頭看”情況的檢察干警打開了“話匣子”。
時間回溯到2023年3月,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檢察院負責公益訴訟的檢察官在一次進社區普法活動時,發現咨詢臺不遠處的一臺現制現售飲水機周邊衛生情況欠佳且未張貼水質報告,細心的檢察官敏銳感覺到,該小區的現制現售飲水機存在飲用水安全隱患,有可能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民生無小事。寬城區檢察院迅速召開部門會議進行研究部署,并于3月25日決定立案調查。11個街鎮全覆蓋,隨機實地抽查91臺飲水機,寬城區院迅速對轄區的現制現售飲水機進行了拉網式排查。經調查,寬城區院發現飲水機普遍存在未公示證照,缺失水質報告、許可批件,個別機器衛生狀態不佳。據此,寬城區院與長春市寬城區衛生健康局(以下簡稱區衛健局),多次召開圓桌會議,共同商討有效監管措施。
2024年8月1日,寬城區院召開保障現制現售飲用水安全公開聽證會,邀請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益心為公志愿者作為聽證員,區衛健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區市監局)、區住建局、街道辦事處代表參加聽證,厘清飲水機監管主體責任,就飲水機規范管理達成一致意見。
2024年8月11日,根據《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吉林省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條例》等規定,向區衛健局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對現制現售直飲水機排查處理,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建立制度長效監管。2024年10月8日,區衛生健康局回復稱,制定《寬城區現制現售水機專項整治方案》摸排水機點位,將涉水產品許可批件、水質檢測、衛生環境規定等要求寫入《衛生監督意見書》制發給飲水機經營者督促其合法經營,將現制現售飲水機水質檢測任務納入每年度水質檢測計劃。專項整治活動共出動衛生監督人員60余人次、監督車輛35臺次,發現265臺飲水機分布在119個小區。其中,250臺飲水機由22個經營者認領并更新8臺,1臺被主動拆除,14臺尚未查明經營者。經現場檢查指導,經營者均提供半年內水質報告、涉水產品許可批件、供管水人員健康證張貼公示;飲水機設置不合理、衛生不達標、維修保養記錄不全等問題,均整改完畢;標識礦化水、弱堿水等銷售行為,已下達監督意見書要求整改。
2024年8月14日,針對經營者未在飲水機上展示經營者真實名稱,超范圍經營、無照經營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等規定,向區市監局發出檢察建議,督促查處違法經營行為,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10月14日,區市監局回復稱,已要求轄區內全部飲水機展示營業執照,對6家異地注冊企業的超范圍經營線索進行移送,督促無照經營主體申領營業執照1個。
2024年10月末,寬城區院邀請人大代表、“益心為公”志愿者對案件整改情況“回頭看”,發現飲水機企業均公示許可批件、水質檢測報告等,依法依規經營。
為保障轄區飲水機監督管理走實走深,參與聽證會的區人大代表、區政協委員已將檢察建議轉化為代表建議、政協提案,將向區人大、區政協提交,共同推動長效監管。依托本案,寬城區院聯合區人大常委會、區政協委員會共同制定了《代表建議、政協提案與公益訴訟檢察建議雙向銜接轉化工作暫行辦法》,促進形成檢察、人大、政協監督合力,有效保護公共利益。
飲用水安全是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重大民生福祉。檢察機關落實檢護民生專項行動,聚焦現制現售飲用水安全問題,吸納多方意見,立體式推動行政機關依法履行職責,實現系統治理。參與案件監督辦理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建議、提案轉化檢察建議,實現了檢察監督與人大監督、政協民主監督的貫通銜接,協同推動飲用水安全問題的溯源治理,確保百姓喝上干凈水、安全水、放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