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兩個融合”工作開展以來,吉林省臨江市公安局花山派出所堅決落實“派出所主防”職責定位,緊緊圍繞“預防警務、主動警務”理念,主動擔當作為,依托警務室不斷前移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端口,切實將矛盾防于未然、止于未發、化于萌芽,不斷增強轄區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滿意度。
拉網式摸排矛盾糾紛
按照“預警在先、及時處理、就地化解”工作要求,花山派出所充分發揮社區民輔警、網格員“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基層工作優勢,依托警務室深入社區、村屯開展入戶走訪工作,將矛盾糾紛排查觸角延伸至每家每戶,收集各類苗頭隱患,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警察同志,為了這點事,你說你們都來多少趟了!算了,算了,只要鄰居跟我道個歉,這個事就了啦!”今年11月,民警在工作中發現花山村張大哥與鄰居滕某產生糾紛,當花山派出所民警第5次來到張大哥家后,張大哥對于鄰居滕某施工作業導致自己孩子睡覺受到干擾一事放下介懷,同意調解。近日,花山村民張大哥將印有“熱情為人民服務,真誠為群眾解憂”的錦旗送至花山派出所,感謝民警幫其化解矛盾。
通過走訪交流、建立微信群等形式,全方位搜集敏感矛盾糾紛線索,重點圍繞家庭、鄰里和債務等常見性、多發性民間矛盾糾紛進行大摸底、大排查,及時掌握各類動態信息,確保早介入、早發現、早控制、早處理、早化解,避免將“小糾紛、小矛盾”拖成“大問題、大隱患”。
多元化調解矛盾糾紛
每排查一起矛盾糾紛就要化解,才能做到把各類矛盾糾紛消除在萌芽狀態。花山派出所運用“1+N速調工作法”聯合司法所、婦聯、村委會等相關部門,充分調動多元化解中心職能開展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發揮專業聯動聯調作用,針對矛盾糾紛的不同特點,找準癥結、因案施策、對癥下藥,引導群眾通過法律途徑維權,避免矛盾激化,多措并舉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嚴防“小事拖大”,筑牢基層治理“第一道防線”。
道路施工期間,花山派出所接到多起因施工問題引起的矛盾糾紛,由于施工過程中征用了部分村民的自留地、林地、土地等,雙方就補償問題未能達成一致,由此產生矛盾糾紛,并有部分群眾集合前往施工地點阻礙施工進展。
2024年11月,村民張某因施工占地問題與工程隊發生矛盾,派出所了解情況后,聯合鎮政府國土部門、村委對涉及土地進行調查,確立歸屬,經過多輪調解,最終將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
面對此類警情,花山派出所迅速啟動多元化調解矛盾糾紛工作機制,聯系相關職能部門,通過講政策、擺事實、講法律、說道理的方式,從“法、理、情”的角度耐心勸說當事人,經過不懈努力、反復協商,最終促成雙方達成一致意見,消除潛在的風險隱患。
及時跟進掌握風險隱患
各責任區嚴格落實“矛盾糾紛回訪”制度,責任區民警對已化解的矛盾糾紛通過電話了解、上門走訪等多種方式開展回訪,了解當事人生活狀況、思想動態等,正面引導,進一步鞏固調解成果,掌握工作主動性,防止矛盾糾紛復燃。
同時,結合“兩個融合”工作,進一步密切警民關系,不斷調整和改進工作方式方法,聯合網格員對有可能再次發生矛盾糾紛的案件持續進行跟蹤回訪,確保將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到位,消除風險隱患。
法治宣傳力促依法維權
責任區民輔警著力從提升群眾法治觀念、依法維權意識入手,充分利用線上發送法治信息,線下發放宣傳單頁、開展法治講座以及責任區民警進社區等方式進行法治宣傳教育,引導群眾學會正確運用法律武器,采取合法途徑,實現合理訴求,維護合法權益,努力從源頭遏制各類矛盾糾紛的發生,維護轄區治安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