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宣誓,忠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行使權利,規范自己的行為,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在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做個好少年……”12月3日上午,在遼寧大連金普新區港西小學階梯教室,100余名師生著裝整齊,左手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護于胸前,右手握拳高高舉起,在大連民族大學文法學院大學生的帶領下鄭重宣誓。這個生動場面,是遼寧省今年開展第十一個國家憲法日暨第七個“憲法宣傳周”活動的一個縮影。
法治護航,普法先行。在“憲法宣傳周”期間,遼寧各地按照全省“憲法宣傳周”工作方案,大力加強憲法宣傳教育,弘揚憲法精神,維護憲法權威,推動憲法全面貫徹實施,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遼寧實踐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沈陽市法治文化作品征集活動優秀作品展演現場
有意思!“普法文化盛宴”精彩
“打竹板,走上場,今天來把憲法講,說憲法,聽我言,我們是法律宣講員,國家富,民族強,大家別把憲法忘。”
在新賓滿族自治縣木奇鎮五道堡村法治廣場,新賓縣司法局永陵司法所工作人員與“法律明白人”等普法志愿者手中快板翻飛、節奏明快,以接地氣、通俗化的唱詞,拆解憲法核心要點,讓臺下村民在聲聲韻律里領悟憲法作為“國法之基”的莊重與威嚴,于歡聲笑語中強化自覺尊崇憲法、維護憲法的意識,筑牢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思維基石。
在昌圖縣永豐村文化廣場上,村民們在法治文化圍欄前駐足觀看上面的內容。“原來不是這樣的,圍欄啥都沒有,如今是煥然一新,內容更是豐富多彩,沒事遛彎學學法律知識,也挺不錯的。”
永豐村文化廣場新增的法治文化圍欄和法治文化墻,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宣傳憲法、民法典等知識,這里不僅是村民健身休閑的好去處,更是一個普法宣傳的新陣地。
遼寧探索打造“沉浸式”普法,挖掘、整理具有遼寧特色的法治文化資源,通過法治文化廣場、普法二人轉、小品等普法精品,開展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不斷提升群眾“見法率”,讓法律知識悄然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實現了法律知識與人民群眾的“零距離”。
丹東市“憲法進高校”模擬法庭
有內容!“七進”接地氣
遼寧各地將法治宣傳教育與群眾需求相結合,創新形式、延伸觸角,實現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普法路徑的轉變。
在岫巖滿族自治縣洋河鎮街頭集市,司法所工作人員熱情地向過往村民發放憲法宣傳資料,并耐心講解:“憲法是咱國家的根本大法,它保障著咱老百姓的各種權利,也規定了相應義務,大家都得好好了解!”村民積極響應,一位大爺說道:“原來憲法離咱生活這么近,這活動真不錯!”通過生動詳實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語言,群眾深刻認識到憲法的重要性。
營口市西市區司法局走進營口市人力資源市場,通過設置咨詢臺、懸掛宣傳標語、向求職群眾發放法律法規宣傳資料的方式,為勞動者開展多樣化的法律宣傳和法律援助服務。邀請律師圍繞與勞動者切身利益相關的政策、法律法規為群眾進行直觀全面的講解,并詳細解答勞資糾紛、合同簽訂等法律問題,提供專業的法律指導,并進行了現場分享互動。
遼寧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重點開展憲法進鄉村、進社區、進機關、進校園、進企業等七項主題宣傳,讓法律知識觸手可及,推動憲法宣傳廣域覆蓋。
進鄉村普法
有特色!普法入人心
朝陽縣木頭城子鎮“法律明白人”卜顯仁成立的“朝陽市法治文化輕騎兵——卜家大院普法分隊”,將村民生活當中真實的案例改編成評劇《鄰里之間》、群口快板《祖孫三代反詐騙》、詩朗誦《全民普法促振興》等節目,在木頭城子鎮十里八村進行文藝演出和法治宣傳……講述優秀“法律明白人”扎根基層一線、助力基層依法治理的生動實踐,是此次遼寧省“憲法宣傳周”的特色活動之一。
“快來呀,你和憲法有個約定!微信掃描二維碼,點擊‘普法產品’子菜單‘弘揚憲法舞動青春’即可在線參與有獎答題。”遼寧省司法廳聯合遼寧省教育廳面向市民開展國家憲法日答題活動。
在鞍山市鐵西區黨群服務中心,沈陽市司法局聯合遼寧安捷律師事務所為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生動的憲法科普活動。活動現場,遼寧安捷律師事務所律師圍繞“什么是憲法”“憲法與生活”“未成年人如何依法保護自身權益”等主題展開宣講,通過生動鮮活的案例和深入淺出的講解,將原本嚴肅的法律條文轉化為貼近學生生活的知識點,讓同學們切實感受到憲法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在“憲法宣傳周”期間,遼寧各地各部門組織開展憲法法律知識答題、在線旁聽庭審、“法律明白人”風采宣傳、法治鄉村建設成果展示、“憲法宣傳主題展”和憲法普法講壇等一系列特色活動,讓學憲法、用憲法蔚然成風,推動“憲法宣傳周”迅速升溫。
·短評·
讓憲法文字“活起來”“火起來”
國家憲法日和“憲法宣傳周”,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奏響學習宣傳憲法主旋律,意義尤為重大。當憲法文字“活起來”深入百姓生活,讓學憲法、用憲法蔚然成風,每個公民成為憲法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共同推動憲法知識的普及與法治精神的傳承,不僅推進了全民憲法宣傳教育常態化,更是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生動的法治學習課堂。
“法生于義,義生于眾適,眾適合于人心,此治之要也。”只有讓法治信仰厚植人民心中,才是真正牢不可破的法治。為此,我們要不斷提高憲法和法律的公信力,讓紙上的條文真正“活起來”“火起來”,使憲法成為人民心中至高無上的權威,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憲法成為我們共同的堅定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