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信詐騙的手段伎倆層出不窮,其中不乏冒充身邊的熟人進行電信詐騙的案例,如果身邊同學或者親戚朋友讓你幫忙刷流水、借錢,并且許以高額回報,而你選擇輕信并直接選擇轉賬,那就有可能掉進電信網絡詐騙的陷阱當中。近日,沈陽鐵路公安局錦州公安就打掉一個以租用社交賬號為幌子,并且對賬號內好友進行詐騙的犯罪團伙。
初現端倪,"熟人"作案詐騙得手
今年6月份
在通遼開往上海的K668次列車上
列車乘警在巡視車廂過程中
接到一旅客報警稱自己兒子
疑似被同學詐騙
希望乘警幫忙追回被騙錢財
接報后乘警立即展開調查
通過進一步調查
乘警發現被害人崔某在看到同學張某
發了一條雙倍返利賺錢活動的朋友圈后
主動與張某聯系想要參與返利活動
同時,在張某的引導下
先后四次使用某支付平臺
轉給對方共計1800元
當要求對方返錢時
卻被對方拉黑了
接報后,根據列車乘警提供的信息
錦州乘警支隊立即組織專人前往遼寧阜新
找到了被害人崔某的同學張某核實情況
順線深挖,幕后黑手“浮出水面”
錦州鐵路公安處刑偵支隊
立即組建專案組對案件并案偵查
通過研判發現
五名受害者的被騙資金全都流向了
一個名字叫陳某的70歲老人所持有的銀行賬號
了解到這一線索
專案組立即派專人
趕到四川省達州市找到了陳某
經過核實
陳某常年在農村務農
且名下只有一張銀行卡和一臺老年手機
并不具備作案條件
但是陳某無意間給民警提供了一個線索
在兩年前其孫子用他的身份證注冊過社交賬號
銀行卡也一直由孫子保管
這一線索引起了民警注意
根據摸排,警方發現陳某兄弟二人
常年在廣東省東莞市出沒
并且二人爺爺的銀行卡有多次
在東莞取現金的記錄
于是專案組又奔赴東莞
在兩人租住的出租房內將其抓獲
抽絲剝繭,層層推進一網打盡
根據陳某俊和陳某豪的交代
還有一個用同樣方法詐騙的電信網絡詐騙團伙
以及為他們提供跑分洗錢犯罪組織
專案組在全面掌握涉案團伙成員
基本情況、組織架構和作案手段等信息后
決定開展統一收網行動
經過近三個月的偵辦
專案組在廣東省東莞、深圳
四川省達州、萬源以及重慶等地
成功將32名涉案違法犯罪嫌疑人抓捕歸案
扣押用于實施詐騙的手機15部
核查被害人599名
涉案金額60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