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茫林海,皚皚雪原。沒有了夏日游客紛至的喧囂,每年長達8個月的冬天為阿爾山這座北方小城蒙上了一層神秘而靜謐的色彩。市區不大,南北僅2公里長、東西最寬處僅500米,沿著主干路一直往北走到頭,有一座不起眼的小樓,就是內蒙古自治區阿爾山市人民法院。
“院領導班子長期配備不齊,現在仍空缺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一人。審判執行質效不高,案件上訴率、裁定再審率等指標遲遲不達標。進人難、留人更難,人才梯次化培養缺乏科學性和系統性……”時針撥回到2024年年初,幾份阿爾山法院班子成員的自查報告里,該院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顯露無遺。
彼時,正是最高人民法院部署開展全國相對薄弱基層法院建設工作的開端,內蒙古自治區阿爾山市人民法院、磴口縣人民法院和烏海市海勃灣區人民法院被列入首批薄弱法院名單。
消息傳來,法院干警都有些消沉。“但大家很快認識到,被確定為薄弱法院不是被‘扣帽子’‘打板子’,而是一次改頭換面、爭先創優的機遇。”磴口法院審判管理辦公室書記員劉文燕說。
三家薄弱法院直面短板,從審判管理方式、人才隊伍建設、業務條線工作方式等方面,弘揚不怕困難、勇往直前及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蒙古馬精神”,不斷改進自身工作,一場薄弱法院“變形記”就此拉開。
聚力
錨定審判質效,推動規范高效
“沒想到你們不僅幫我們解決了這兩件事,還給我倆捋順了8年前的糾紛,你們真是好樣的。”當事人王某某一邊說,一邊向海勃灣法院執行干警豎起了大拇指。
2023年9月,王某某與李某某因法律服務糾紛訴至海勃灣法院,法院依法判決李某某向王某某返還代理費3.6萬余元。2024年4月,因民間借貸糾紛,王某某再次將李某某訴至法院,法院依法判決李某某向王某某償還借款3萬余元。以上兩起案件中,李某某共須向王某某償還6.6萬余元。2024年9月,王某某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上述兩份判決。
“通過關聯案件查詢我們發現,李某某在2016年曾因借貸糾紛先后兩次向法院申請執行,兩起案件的標的額共10萬余元。但是,當時法院窮盡各種手段,均未發現王某某有任何可供執行的財產,兩起案件就依法終本了。”收到王某某的申請材料后,承辦法官及時對案件進行分析研判,“在這4起案件中,雙方互為被執行人。這樣的案件,并案處理是比較合適的辦法。”
明確辦案方向后,承辦法官依法啟動執前督促程序,先與李某某取得了聯系,督促其及時向王某某償還欠款。隨后又從正反兩方面,耐心細致地向二人釋明自動履行的益處及強制執行階段法院可能采取的執行手段、懲戒措施,并結合二者互負債務的實際情況給出了合理的解決方案。
最終,王某某與李某某就4起案件的案款償還方式達成一致意見,雙方各自履行了應盡的義務。至此,兩起啟動執前督促程序的案件及8年前的一起終本案件順利執行完畢,剩余一起終本案件也已恢復執行,且執行到位率達50%。
終本案件是執行案件中難啃的“硬骨頭”,為了讓“沉睡”的案件“活”起來,海勃灣法院不斷探索創新終本案件管理新模式,深化無財產可供執行案件管理機制改革,王某某與李某某之間這4起糾紛的有效化解,讓執行干警信心倍增。而在前不久召開的數據會商會上,一組數據更是讓該院干警士氣鼓舞。
2024年以來,海勃灣法院院庭長閱核案件2959件,常態化召開法官會議120次,討論案件436個,上訴率較年初下降40.96%,執結案件4720件……
2024年以前,海勃灣法院矛盾糾紛前端化解工作推進不暢,審執案件質效不高,考核指標長期落后……不到一年時間,他們是如何逆風翻盤的?
脫薄工作開展以來,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有關負責人先后到3家薄弱法院實地調研15次;具體幫扶部門到3家薄弱法院點對點指導20次。
對照2024年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印發的《關于加強全國相對薄弱基層法院建設的實施辦法》,3家法院的“薄”有同樣的直觀體現——審判執行質效不高。調查研究是破解難題的“金鑰匙”,結合調研中發現的具體問題,內蒙古高院推動3家薄弱法院建立“一院一檔”“1+1”等工作機制,共查擺出5個方面55個具體問題,提出脫薄措施185項,將工作責任細化分解、落實到具體部門,推動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針對以往存在的案件審理周期較長、內部管理不夠規范等問題,阿爾山法院通過完善審判管理機制,均衡資源配置,不斷優化審判流程,運用“穿透式審判管理思維”,健全“立審執一體化”機制,確保審執質效穩步提升。
一些指標表面上看反映的是質效數據高低的問題,其實是內在的司法理念、工作機制、審判能力、隊伍作風、資源配置的問題。為了更好地幫助薄弱法院解決這些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咨詢委員會第六調研組深入3家薄弱法院調研指導,委員們結合深厚的法院工作經驗,提出了寶貴的脫薄意見。最高人民法院對口幫扶的執行局、知識產權法庭、新聞局分別到各自幫扶的薄弱法院進行實地調研,在業務指導、教育培訓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
“我們制定完善了案件閱核、判后答疑、上訴案件移送流程節點把控等實施細則,各項工作確實落得更實了。”前不久,最高人民法院講師團在內蒙古巡回授課期間,詳細了解了3家法院的脫薄情況,交談中,磴口法院相關負責人充滿底氣地說道。
事實證明,全面貫徹現代化審判理念,確實是帶動工作整體提升的一把“利劍”。最新數據顯示,在最高人民法院審判質量管理指標體系設有合理區間的10項指標中,3家薄弱法院的達標率均達100%,且多項優于合理區間。
破局
以管人為根本,內挖動力
“作為北方的旅游城市,阿爾山市經濟結構組成單一,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教育、醫療水平較為落后,尤其是近年來人口流失嚴重,對我們來說,想留住人比等雪化還難。”談到阿爾山法院的老問題,阿爾山法院院長李楊嘆了口氣。
不過,前段時間執行法官東雪跟他反映的情況,讓他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
東雪入額時間短,在碰到一些新問題時總會感到不知所措,但在得到上級法院法官的指導后,心里踏實了不少。讓東雪感到踏實的好法子,是興安盟中級人民法院出臺的“師徒結對·青藍傳承”實施方案——中院與阿爾山法院11對法官、16對法官助理結成“一對一”師徒關系。導師除了通過庭審觀摩指導、檢查辦案質量、解答疑難問題等進行點對點指導外,還經常提示東雪,遇到疑難案件時,可以求助“法答網”。
作為薄弱法院,磴口法院和海勃灣法院曾面臨同樣的窘境——隊伍建設存在短板。強化組織領導,關鍵在于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
前不久,磴口法院陸續收到了轄區內2家供熱公司訴至法院的50起供用熱力合同糾紛。考慮到該系列糾紛案件標的額小、矛盾糾紛發生時間段較為集中且案件數量較多的特點,法院第一時間將案件引入訴前調解程序,并由審判委員會委員、訴訟服務中心主任馬小龍和人民調解員組成臨時工作組,通過實地走訪等方式集中進行化解。
“法官,你看看。我們在家里都穿得這么厚,憑啥讓我交暖氣費!”
“我就是個租戶,只管支付租金,不負責交暖氣費的事。”
拒絕交納暖氣費的當事人各說各理,調解組的調解工作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咱們這個小區屬于老舊小區,供熱溫度不穩定,主要是因為小區轉換站壓力不夠。供熱公司正在進行改造,我們再把具體情況跟供熱公司反饋,爭取盡快讓家里暖和起來。但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相關規定,供熱企業有供熱的義務,咱用熱戶也得履行交費的義務,您說對嗎?”
“您當時簽訂的租房合同里,有沒有對暖氣費的問題進行約定?”
針對個案不同情況,調解組因案施策,先講情理,積極為當事人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再一對一對照法條為大家解釋權利義務關系。截至目前,已促成20余起糾紛達成和解。同時,為切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調解組還對供熱企業的后續工作提出建議,收到企業積極反饋。
這20余起糾紛的妥善化解,不僅切實減輕了當事人訴累,更為法官們辦理類似案件提供了范本。“我們堅決破除論資排輩、平衡照顧的舊觀念,適時起用年輕干部,切實以工作實際需要為中心,綜合考量班子成員的年齡、性別、專業、任職經歷和個人意愿等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工調整,確保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被問到如何讓“關鍵少數”發揮“關鍵作用”,磴口法院代院長李明虎滔滔不絕。
內蒙古高院把加強相對薄弱基層法院建設列為三級法院“一把手”工程,在領導班子選配、干部培養鍛煉、人才支持等方面持續加大對薄弱法院政策傾斜和支持力度。薄弱法院所屬地方黨委主要領導通過召開常委會、書記專題會、現場辦公會等方式,協調調動各方資源,及時選配領導干部、統籌推動干警職務職級晉升,打開了法院脫薄工作的整體格局。
“經過調整和選拔,我們的領導班子平均年齡降低5歲,環節干部平均年齡降低3歲。”海勃灣法院政治部主任李美萱說,“同時,我們還打造了‘海法英姿’青年干警文化品牌,通過豐富青年干警文化生活,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干部隊伍專業化、年輕化之后,‘關鍵少數’的戰斗力明顯增強了。”
奮進
加厚“底子”,激發內生動力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
基礎設施薄弱、經費保障不足,是制約薄弱法院發展的主要客觀原因。
“為了改善我們的辦公條件,自治區財政追加了247萬元,海勃灣區委支持的1900余萬元也即將撥付到位。”海勃灣法院相關負責人說道,“執行局的辦公場所已經更新改造完成,現在干警們都已入駐辦公了。這離不開海勃灣區委出資2400余萬元的鼎力支持。”
新建兩間互聯網法庭、一間通達海融合法庭,更換國產化電腦206臺,實現法院專網國產化電腦全覆蓋,配齊執法執勤裝備,引入數字化績效考核大數據平臺,建立“人工+智能”績效考核機制。在硬件軟件上齊下功夫,海勃灣法院辦公條件煥然一新。
把握數字化改革機遇,深入推進數字法院建設,是法院加快推進審判工作現代化、更好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有效抓手和“必答之題”。內蒙古高院將3家薄弱法院納入全區法院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化項目申請資金優先保障范疇,積極協調自治區相關部門提高薄弱法院基礎建設保障水平。
為阿爾山法院爭取撥付200萬元,新增訴訟服務中心及兩個審判庭,將轄區內天池鎮、伊爾施鎮案件進行分流,緩解院內導訴、立案及審判場所壓力。
為磴口法院爭取追加辦案業務經費90萬元,對口幫扶籌措大型打印整理一體機、高速掃描儀、筆記本電腦等設備28臺。該院訴訟服務中心進行了整體改造,新增3輛執法執勤用車,下一步,又將有5個融合法庭投入使用。
一系列實實在在的支持,讓薄弱法院“底子”不斷加厚。
……
求木之長者固本,壘臺之高者強基。內蒙古高院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以強化薄弱法院建設為切入點,帶動解決共性問題,不斷夯實全區法院審判執行工作發展根基,推進全區法院建設整體提升、全面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