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西省檢察機關不斷推動基層院建設高質量發展,形成了一批特色鮮明、成效突出、可復制可推廣的基層院建設品牌,河津市檢察院“躍龍門·青年先鋒隊”隊伍建設品牌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躍龍門·青年先鋒隊”
走進河津市檢察院,一股青春氣息撲面而來。理論宣講當表率、業務賽場爭標桿、文明創建不掉隊、普法宣傳不停歇……這支由35歲以下干警組成的“躍龍門·青年先鋒隊”活躍在檢察工作一線,已成為河津檢察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河津古稱龍門,黃河到此直下千仞,水浪起伏如山如沸,兩岸均懸崖斷壁,唯“神龍”可越,“龍門”由此得名。傳說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最終鑿開龍門,成就了“大禹治水”和“魚躍龍門”的傳說。千年歷史文化的積淀,激勵著一代代河津檢察人勇往直前。正如河津市檢察院檢察長廉勤偉所說,魚躍龍門,美在躍門,“躍”在精神。青年干警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正是對“魚躍龍門”所孕育的“爭強好勝勇為人先”精神的傳承創新。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工作中,“躍龍門·青年先鋒隊”成立四支志愿型、常備型、專業型青年小分隊,或集中或各自確定主題并組織開展工作,為河津檢察高質量發展蓄滿青春動能。
搭臺子架梯子
繪就人才培育“一張圖”
2021年3月,河津市檢察院被確定為全國129個“相對薄弱基層院”之一,亟需打好這場“脫薄爭先”攻堅戰。
在省市檢察機關的領導下,河津市檢察院黨組審時度勢,對癥施藥,確立了“以黨建為引領、業務為核心、隊伍為根本、保障為基礎、文化為助力,確保全面履職盡責”的五位一體統籌推進工作思路。作為隊伍建設的重要抓手,“躍龍門·青年先鋒隊”應運而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積于跬步。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青年先鋒隊的潛力,需要做好“施工圖”,明確“路線表”,才能有條不紊。“在隊伍結構調整中,我們提出‘淘汰一批、嚴管一批、保護和培養一批’的思路,讓有為者有位。青年人初入職場,有朝氣有活力,我們要搭起一個平臺,讓青年人遠離負能量磁場,迸發出屬于他們的青春力和創造力。”廉勤偉說。隨后,《關于成立青年先鋒隊實施方案》《青年先鋒隊工作制度》等6項相關制度方案相繼出臺,以制度的形式將青年先鋒隊工作納入總體檢察工作統籌推進。
為了進一步激發青年先鋒隊成員的敢干事、想干事、能干事的能力,河津市檢察院結合工作實際,成立理論宣講、業務提升、文明創建、組織宣傳四支小分隊。理論宣講小分隊堅持把穩講政治的思想之舵,促進青年干警“腳下有根”“精神有鈣”,豐富干警思想“后花園”;業務提升小分隊著力解決隊員本領恐慌,提升青年干警履職能力和個人職業素養,打造成長成才的“加油站”;文明創建小分隊以小我影響大我,人人爭做文明的倡導者、實踐者、傳播者,成為文明城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組織宣傳小分隊開展形式多樣的法治宣傳,傳播檢察好聲音,樹立檢察好形象。
在一次次錘煉中,青年干警堅定信心,鉚足干勁,經常活躍在各項檢察工作一線,猶如一團烈火點燃了全院干警爭先創優的引擎,激活一池春水。
樹標桿鼓干勁
擰成干事創業“一股繩”
青年干警想干事,還要干成事,關鍵時刻還需要領導干部扶一把,有經驗的干警送一程。為此,河津市檢察院多元施策精準發力,通過師徒結對傳幫帶、融崗交流提才干、典型引領樹標桿等,在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為實干者鼓勁、為干事者撐腰中下足了功夫。
“結對子傳幫帶,一直以來是河津檢察院的寶貴經驗和優良傳統。”該院第一檢察部主任吳國平說。從檢之初,他也經歷了師傅手把手教的階段,對此感受深刻,“青年干警有朝氣有活力,求知欲強,如果有經驗豐富的導師傳幫帶,可使其迅速轉變角色、直接汲取實戰經驗,早日成長為業務能手。”他如是說。如今,作為一名“老干警”,他自覺擔當起“導師”角色,還不時地給年輕干警“挖點小坑”,把他們以前在辦案中走過的彎路復制過來,讓年輕人在摔打磨煉中汲取經驗、盡快成長。
狹路相逢勇者勝,越是艱險越向前。作為“躍龍門·青年先鋒隊”的成員,“爭強好勝勇為人先”的精神已經融入血液。在年初的一次談心談話中,河津市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張方舟聽到了青年干警的心聲:“在現在崗位上3年了,我想嘗試其他業務條線的工作,挖掘自己的潛能……”
如何在現有崗位基礎上,為大家創造一個多崗位實踐交流的機會?立足建立高素質復合型、綜合性檢察人才隊伍的需求,河津市檢察院決定對條線檢察官助理和近五年內招錄的司法行政人員實行融崗培優AB崗工作制度。該制度明確,A崗為主崗位,B崗為兼職崗,即輔助提升崗。干警可在全面履行本職崗位A崗職責的同時,自愿報名申請B崗辦案工作條線和崗位。同時,A崗位要舍得放,B崗條線檢察官要舍得教,指導檢察官助理全面熟悉涉及的檢察業務,讓他們多辦理各類案件,參與研究處理具體實際問題,提升其業務素養和辦案能力。
融崗培優制度出臺后,不少青年干警積極響應。作為“躍龍門·青年先鋒隊”隊長的第一檢察部檢察官助理高煒強率先報名了行政公益崗位。“融崗培優制度為我們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平臺。我們不再局限于本條線工作,更多地將目光定位在“四大檢察”大局中,提高了發現線索的敏銳性,也更多地參與了溝通有關行政部門、制發檢察建議等工作中,豐富了視野,為日后成為檢察業務多面手提供了可能。”高煒強說。孫磊的A崗為司法警察崗位,融崗培優制度實行后,他積極報名宣教崗位,在導師的幫助下參與了大量宣傳策劃、公眾號制作、視頻拍攝等工作。“融崗交流實現了主崗和輔助崗同向發力、共同提升,在今年司法警察品牌建設中,我積極借鑒B崗實踐經驗,在品牌建設經驗提煉和各大活動策劃中更加得心應手了。”談起自己的心得,孫磊收獲滿滿。
張方舟介紹,自今年4月融崗培優制度實行以來,首批已經有12名青年干警參與其中,不少優秀干警的視野不斷開闊,讓他們不僅在A崗位工作中“金點子”頻出,還從B崗的“門外漢”變成了“問不倒”,一批擁有無限潛力的復合型青年檢察人才不斷涌現,成為河津檢察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儲備力量。
壓擔子交任務
激活競相成長“一池水”
工作中,河津市檢察院主動給青年干警壓擔子交任務,鼓勵他們立足崗位顯身手,在重大疑難復雜案件辦理、信訪接待、專項行動、社會治理等“急、難、險、重、新”任務面前挑大梁、當主角,讓青年干警在實戰“練兵場”中厲兵秣馬,練就過硬本領。
今年以來,先鋒隊隊員寇超、李曉萌辦理的一起未成年人搶劫案入選山西省檢察院發布的未成年人綜合司法保護典型案例;隊員高煒強在山西省檢察院舉辦的“用心用情高質效辦好群眾身邊‘小案’講好新時代檢察故事”案例講述會上,生動講述了檢察為民故事;隊員房雪麗在運城市檢察機關“回望奮斗歷程汲取奮進力量”演講比賽中,講述了河津青年干警用奮斗書寫無悔檢察篇章的故事,并獲得優秀獎。同時,該院10名隊員入選省市級檢察人才庫,8名隊員在省市級檢察業務競賽中獲得“標兵”“能手”稱號,2名隊員參與研發的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被列入最高檢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管理平臺,14名隊員撰寫的理論文章和信息報道被媒體采用。
魚躍龍門方顯青云之志,逆流而上無悔青春年華。青年先鋒隊為青年干警搭建了錘煉的平臺,也激活了全院干警競相成長“一池水”。如今,這支年輕的隊伍正以求真務實、擔當實干的青春朝氣,跑出青年成長的“加速度”,成為河津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和“突擊隊”,為加強新時代基層檢察隊伍建設提供了河津樣本。
來源:山西檢察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