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前所未見;形勢,空前嚴峻。
疫情期間,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縣清源鎮50名網格長逆行而上,筑牢了疫情防控最基層的銅墻鐵壁——
村民說她對孩子“冷血無情”
“等疫情過后再回家!”
為了嚴防嚴控疫情,1月26日,清源鎮各村開始對進村道路進行設卡檢查。上閆村網格長李艷萍第一時間便給在小店區上班的兒子發微信,嚴辭拒絕他回村。
周圍人知道后,都責怪李艷萍對孩子“冷血無情”,但是她知道,這個口子不能給任何人開!
親情固然重要,但疫情防控更關乎全體村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1月29日,清源鎮大北村荊某某的妻子去世,疫情期間,村里通知讓他簡單操辦喪事。
荊某某卻怎么也不肯接受。
“她為家里操勞了一輩子,現在家里條件好了,必須辦隆重、風光點。”荊某某和妻子結婚時家里窮,婚禮都沒有舉辦。
經過村干部和網格長耐心做工作,這家人最終同意簡單辦喪:不搭靈棚、不叫響器、不用棺罩、親戚不來、不在村里轉,一個靈車,一口棺材,沒有花圈紙扎,最后簡單下葬。
疫情發生以來,清源鎮24個村共推遲喜慶宴請19起,簡辦喪事23起。
橫下心、硬頭皮、不怕得罪人,網格長們通過一次又一次上門勸說、化解一個又一個矛盾糾紛,終于使村民的防控意識有了明顯增強。
低溫、鼻塞,村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雖然清源鎮很早以前就已經開始摸排外地人員,并在各村設卡,但很多村民還是覺得疫情離自己很遙遠,直到清徐縣出現第一例確診病例、清源鎮六合村出現第一例疑似病例。
村民們一下子緊張起來,整個村鎮的氛圍開始變得壓抑。
為了疏導村民恐慌情緒,清源鎮的網格長們在各村微信群轉發了《抗疫—安心:大疫心理自助救援》音頻,積極做好部分村民過度緊張的心理疏導,鼓勵村民積極應對疫情。
1月31日,從湖北襄陽回來的常某有鼻塞癥狀。清源鎮牛家寨村3名網格長在對外地返村人員進行摸排登記時,測量其體溫為37℃。
村民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街頭巷尾議論紛紛。
常某自1月19號回來,一直未隔離,現在還沒過潛伏期,如果攤上了新冠肺炎,那可是全村跟著遭殃的大事。
面對這一情況,網格長們一方面對村民開展心理疏導,勸大家沒事千萬別出門,出門一定帶好口罩,不逗留,不聚集,保護好自己;另一方面,對常某進行日常觀察和隔離防控。
經過村干部向鎮領導反映,并在縣醫院進行檢查,最終排除了常某患新冠肺炎的可能。網格長又積極對村民開展心理疏導,不安的情緒這才漸漸平息下來。
勸離“躲貓貓”老人
上午10點是村里老年人出來曬太陽的“黃金時段”。面對疫情前期“一罩難求”的情況,很多老人舍不得買高價口罩,就不做任何防護措施圍聚在一起,“歡度”一天的好時光。
針對這種情況,網格長們組成巡邏隊,在村內主要道路和廣場、小賣部等場所開展巡邏,發現有不帶口罩的勸返、聚集的勸散。
一些老人不服勸,說買不到口罩,還有的表示不怕死,更有一些“機智”的老人與巡邏隊玩起了躲貓貓,見有人巡邏就彎回去,過一會兒再出來。
網格長們堅持不懈、苦口婆心勸說,一次不行兩次,三次不行五次,再不行就向村干部匯報。
面對這樣執著的勸說,任性的老人終于都能按照要求宅在家里,即便要出來,也都一個個戴上了口罩。
網格長們的辛勤工作慢慢得到了村民的接受和認可。有的村民擔心一線守卡人員人身安全,自愿捐獻防護服、口罩、手套;有的考慮到守卡人員吃飯不定時捐獻干糧、水果、飲料;還有好多人主動請纓參加義務守卡……
這個有“疫”的冬天一直不缺愛,是因為有這些奮戰在最基層的網格長,讓人們感到了更多的安全和溫暖!
(本文轉自山西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