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四中院)召開新聞通報會,介紹四中院成立十年整體工作以及發揮審判職能服務保障首都高質量發展工作情況。十年來,北京四中院共審結45584起案件,形成了“特、精、專”型審判格局,涌現出眾多促推社會治理、對標國際規則、體現職能特色,在北京乃至全國產生示范效應和標桿效應的機制做法和典型案例。
持續優化跨區劃法院案件管轄格局 十年審結45584起案件
設立跨行政區劃人民法院是黨中央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部署。2014年12月30日,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作為整建制改革的試點法院應運而生。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年來,四中院共審結45584起案件,涉外審判、行政審判、環境資源審判、涉互聯網案件審判、走私類案件審判、涉鐵路案件審判目前已經成為四中院獨特的職能優勢和鮮明特色。
四中院持續優化跨區劃法院案件管轄格局,先后推動北京法院國際商事糾紛一站式多元解紛中心、北京國際商事法庭在本院掛牌成立,成功審結多起全國首例案件和有影響的案件。積極探索行政審判“四中路徑”,妥善審理涉中軸線申遺、大興機場建設、副中心建設等一系列疏解非首都功能重大項目案件。注重強化互聯網案件審判,切實以案件裁判完善互聯網案件審理規則,為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提供優質司法服務保障。2023年掛牌成立環境資源審判庭,進一步創新公益訴訟案件裁判方法。
四中院持續加強訴訟服務中心建設,出臺《涉外、涉港澳臺民事案件立案指南》等制度規范,最大限度便利群眾訴訟。2021年11月,順利完成首例跨境當事人網上立案。深度運用“云談話”、“云庭審”、電子送達等方式妥善審理系列涉“兩區”建設仲裁司法審查案件,得到當事人廣泛認可與高度贊譽。
經過十年的改革探索,四中院逐步形成了具有跨區劃法院特色、符合司法審判規律的工作模式和業務格局,一支符合特殊案件審判要求、有力服務首都中心工作的干警隊伍逐步建立,社會影響力和公眾認可度日漸提升。
立足跨行政區劃優勢 服務保障京津冀協同發展
作為京津冀地區唯一一家跨區劃法院,北京四中院立足自身特殊職能定位,依托跨區劃管轄地區重大環境資源保護案件,天津鐵路法院環境保護行政上訴案件,天津、石家莊鐵路運輸法院涉鐵路刑事、民事二審案件,本市以區政府為被告行政案件的特殊優勢,制發《司法服務保障京津冀協同發展任務要點》,明確26項重點舉措,并注重聚焦京津冀生態環境聯防聯治、鞏固提升“軌道上的京津冀”、破解“大城市病”等“三個重點”發力,積極與津冀法院一起,在司法協作的深度和廣度上探索創新,努力服務保障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
發布會上公布的上訴人天津某公司訴天津某生態環境局行政處罰案中,上訴人天津某公司系煤炭排污單位,因未完全申報環保審批手續,被上訴人天津某生態環境局作出《排污核定與排污費繳納決定書》。該公司不服向天津鐵路運輸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一審法院經審理駁回了該公司的訴訟請求。該公司不服向北京四中院提起上訴,四中院積極與涉案公司進行溝通,促使其認識到違法事實并主動整改完畢。同時也聯系生態環境局,反饋涉案企業整改及經營困難等情況。最終,生態環境局決定對涉案公司予以減輕后續行政處罰。涉案公司亦決定撤回上訴,該起行政爭議得以實質性化解。
現場還發布了四中院辦理的多個其他類型典型案例,該院均依據法律法規,發揮審判智慧,促使案件圓滿解決。
另外,為集中展示四中院建院十年來在司法實踐和理論研究領域的優秀調研成果和特色機制做法,該院已編撰出版《新時代跨區劃法院探索實踐叢書》。系列叢書共包括《涉外商事案件審判參考》《跨區劃行政案件審判參考》《互聯網案件審判參考》《走私刑事案件審判參考》《仲裁司法審查案件審判參考》以及《執行案件審判參考》等六冊,分別對應該院的六大特色案件管轄領域,由六個審判執行部門承擔組稿工作,確保叢書內容的專業性和權威性。
文/董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