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執法監督是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行政執法工作進行的內部層級監督。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把健全行政執法監督體制機制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體系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以來,各地各有關部門積極適應新形勢新情況,積極推進行政執法監督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實施體系、保障體系和協同體系建設,各地司法行政部門作為本級政府行政執法監督機構,積極更新工作理念,緊緊扭住監督這個關鍵環節,以強有力的糾偏糾錯推動行政執法質量穩步提升。有的地方按照《意見》要求,已在司法局加掛政府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的牌子并刻制印章,監督工作更加規范,監督質效明顯提升。為進一步強化行政執法監督功能,指導各級行政執法監督機構提高精準監督、有效監督水平,司法部遴選了第二批執法監督案例予以發布。這批案例共8個,從不同方面體現了行政執法監督的基本內容、方式、措施。
一是行政執法監督的內容主要包括行政執法重要制度建設、行政執法主體資格實施、行政執法行為規范、行政執法保障落實等。其中,推動、督促行政執法機關正確行使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給付、行政征收征用、行政檢查等執法權力是監督的重中之重。案例1、2都涉及當前社會普遍關注的行政檢查問題。在案例1“江西某市司法局對市有關執法部門涉企檢查頻次過高執法監督案”中,市司法局綜合施策,通過督促有關部門編制事項清單、考核評議、信息化建設、責任追究等措施有效遏制亂檢查問題。在案例2“安徽某市司法局對燃氣行業領域安全管理部門執法不到位執法監督案”中,市司法局組織召開協調會,明確有關行政執法機關燃氣安全執法職責、執法事項、執法依據,要求有關部門依法履行監督職責,優化檢查方式。
二是行政執法監督機構可以根據工作需要,采取日常監督、專項監督、重點監督等方式對行政執法工作進行監督。日常監督是行政執法監督機構對行政執法機關執行法律、法規、規章的情況以及行政執法機關依法履職情況實施的常態化監督。在案例6“江蘇某區司法局對某街道辦事處不當執法行為執法監督案”中,區司法局對街道執法中普遍存在的審批流程不規范、事實認定不清、法律適用錯誤等問題依法實施監督。專項監督是國務院行政執法監督機構和省級政府行政執法監督機構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對特定領域的行政執法工作實施的監督。在案例7“陜西省司法廳對某市交通運輸局、交通警察支隊不作為執法監督案”中,省司法廳積極發揮監督作用,通過開展專項監督,解決行政執法機關之間存在的執法爭議、移交不暢等問題,維護了法律的權威性。行政執法監督機構還可以對群眾關注度高、社會反映強烈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案件實施重點監督。
三是行政執法監督可以采取資格確認評審、法規執行情況評估、案卷評查、滿意度測評、績效考核評議、執法事項爭議協調、典型案例指導等措施實施監督。在案例4“河北某市政府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對某鎮政府不當行政處罰執法監督案”中,市政府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在案卷評查時,發現行政處罰決定存在問題,及時督促縣政府對鎮政府的決定進行監督。在案例5“山東某縣司法局對縣應急管理局未正確告知當事人救濟途徑執法監督案”中,縣司法局通過開展案卷評查,發現行政執法中的共性問題,以個案問題為突破口推動類案整改,既規范了行政執法機關的執法行為,也維護了當事人的權益。
四是行政執法監督機構對行政執法工作中的違法或者不當情形,可以采取下發督辦函、意見書、約談通知書等形式責令行政執法機關進行糾正。在案例3“黑龍江某市政府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濫用行政強制權執法監督案”中,市政府執法監督局通過約談案件執法人員、下發《行政執法監督通知書》,責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予以糾正。在案例8“廣東某市司法局對某鎮綜合行政執法人員不當執法行為執法監督案”中,市司法局依法啟動執法監督程序,下發《行政執法監督意見書》,督促縣政府對鎮政府綜合行政執法隊伍的執法情況進行監督。指導相關部門依法問責有關責任人,并在全市通報批評。
下一步,司法部將督促指導各地、各有關部門積極推進行政執法監督工作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常態化案例報送制度,以個別案件的糾偏糾錯,推動類案整治并解決行政執法中的共性問題,帶動行政執法質量整體提升,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