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政法機關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以跨部門大數據辦案改革為牽引,縱深推進數字法治改革,有力賦能決策輔助智能化、風險預警精準化、執法司法規范化、基層治理精細化、公共服務高效化。
加強統籌謀劃,構建“系統+跑道”的體系架構
把黨的絕對領導貫穿政法智能化建設各領域全過程,強化“統”的意識、健全“統”的機制。一是建立“頂層設計+基層創新”的推進機制。著眼總體性、前瞻性、可行性,完善“1645”體系架構。“1”即一體化政法云、網、算力、數據、大模型基礎平臺,“6”即涵蓋黨委政法委和政法各單位的六大系統,“4”即平安穩定、執法司法、普法服務、制約監督四條跑道,“5”即制度、理論、標準、安全、保障五套體系。二是建成“平臺+大腦”的數據底座。以覆蓋省市縣三級的政法數據平臺為支撐,建設“法治大腦”,推進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政法數據、政務數據共享滿足率達99.5%。三是形成“共創共建共享”的良好生態。堅持統分結合,完善黨委政法委統籌、政法各單位協同的工作體系。加強“政企學研”聯動,與浙江大學、阿里云等聯合開展人工智能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突出實戰實效,打造管用好用的重大應用
強化“數字化改革邏輯起點是業務”理念,推動業務與技術深度融合。一是賦能執法辦案。浙江數字法院上升為全國法院“一張網”,率先落地“檢察+”協同共治平臺,深化“公安大腦”建設,迭代“大綜合一體化”執法監管數字化應用,提升執法司法效能。二是賦能執法監督。建設執法司法態勢分析、大數據法律監督、涉案財物一體化管理處置等應用,實施審判領域當事人“一件事”、檢察建議“一件事”、公安辦案“一件事”等改革,提高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三是賦能風險防控。創新“智能、無感、動態、和諧”杭亞安保模式,開發“浙江解紛碼”、“共享法庭”、非警務事項協同處置等應用,提升矛盾風險預測預警預防能力。
堅持“三輪驅動”,探索具有一般規律、普遍意義的工作模式
堅持技術、體制、機制“三輪驅動”,以智能化建設倒逼職能優化、流程再造、制度重塑。一是推動履職方式數字化重塑。以全國跨部門大數據辦案平臺提質增效試點為契機,以加強執法辦案管理中心、綜治中心信息化建設為重點,重塑政法系統組織、管理、業務架構,推動政法機關效能整體躍遷。二是提升政法隊伍數字化素養。引導干警強化“科技是核心戰斗力”、“使用是檢驗數據價值唯一標準”等意識,實現經驗思維向數據思維轉變,不斷提升塑造變革能力。三是構建“理論+制度”話語體系。系統總結“V”字模型綜合集成、“一地創新、全省共享”應用推廣等做法,形成300多項理論成果、158項制度成果、5個省級地方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