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人民法院第六個五年改革綱要(2024—2028年)》。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茅仲華、研究室主任周加海、研究室副主任司艷麗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毒V要》明確9個方面45大項改革內容,200余項具體改革任務?!毒V要》提出,進一步完善法律統一適用機制,完善“法答網”、人民法院案例庫的數據資源與在辦案件的智能識別關聯和精準推送機制,加強“庫網”融合發展。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茅仲華表示,將推動裁判規則輸出與信息技術手段深度融合,既為法官辦案提供智力支持和規則參考,也便于社會各界通過公開的入庫案例和精選答問,加強對審判工作的監督。
黨的十八大以來,司法責任制改革一直在整個司法改革中居于核心地位,被習近平總書記稱為司法改革的“牛鼻子”。比對黨的十八大以來歷次大會和全會的工作部署,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主審法官、合議庭辦案責任制”,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落實誰辦案誰負責”,十九大提出“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二十大提出“全面準確落實司法責任制”,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強調“落實和完善司法責任制”,相關表述的變化說明,司法責任制改革的要求在不斷提高,同時也說明實踐中還存在落實不到位、配套不完善等問題,需要持續深化改革,進一步發揮好司法責任制改革的牽引性作用。
針對司法責任制改革后,獨任法官、合議庭對自身承辦的案件直接簽發裁判文書,出現因辦案主體分散,案件裁判尺度不統一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持續推動完善法律統一適用機制,在司法解釋、指導性案例等傳統工作之外,創新推出人民法院案例庫、“法答網”等務實舉措,通過實時、在線、權威、系統的對下指導,明確類型化案件的裁判理念、思路和標準,規范法官自由裁量權的行使,推進提升嚴格公正司法水平。
其中,人民法院案例庫是最高人民法院面向社會推出的“公共法律服務產品”,于今年2月27日上線,收錄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指導性案例和經最高人民法院審核入庫的參考案例,旨在最大限度發揮權威案例促進法律正確統一適用、優化司法公開、提升法官司法能力等效能。“法答網”是最高人民法院為全國四級法院干警提供法律政策運用、審判業務咨詢答疑和學習交流服務的信息共享平臺,于2023年7月1日正式運行。通過法答網,法院干警可以就審判工作、學習和研究中涉及的法律適用、辦案程序和司法政策等問題在線咨詢。答疑專家須嚴格依據法律、司法解釋等規定,在規定時限內提出答疑意見,并經相關業務部門負責人審核同意,以最大限度保障答疑意見準確、權威。
本次發布的《綱要》對“法答網”、人民法院案例庫這兩項創新舉措,提出了進一步深化改革的要求,強調要規范“法答網”運行,加大上級人民法院優質高效權威答疑力度,做好精選問答發布、問答成果轉化、業務統籌指導工作。健全完善案例指導制度,持續推進人民法院案例庫建設,優化案例培育、編選、評估、發布、退出機制。完善“法答網”、人民法院案例庫的數據資源與在辦案件的智能識別關聯和精準推送機制,加強“庫網”融合發展。
據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周加海介紹,截至12月27日,“法答網”累計提問73萬多條,答疑66萬多條,向社會公開發布14批72個精選答問,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人民法院案例庫自今年2月上線以來,累計收錄公布各類具有參考示范價值的案例4500余件,基本實現了常見罪名、多發案由的全覆蓋。實踐表明,“法答網”和“案例庫”為法官辦案提供了權威參考,在促進統一法律適用、統一裁判標準上發揮了重要作用、起到了很好效果。
開放人民法院案例庫、常態化公布“法答網精選答問”作為司法公開的創新形式,也意在為服務社會監督、公眾學法、學者科研、律師訴訟等提供更多渠道,有效回應人民群眾對更深層次司法公開的現實需求。這兩大法律公共產品,為社會各界學法用法提供了鮮活素材,有利于弘揚法治精神、增強法治觀念、促進全民守法,也有利于引導社會公眾在遇到矛盾糾紛時依法理性維權,促進矛盾糾紛的源頭預防、妥善化解。通過公開的入庫案例和精選答問,加強社會各界對審判工作的監督,人民法院將堅定不移持續推進陽光司法,通過深化和規范司法公開,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