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17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抵達里約熱內盧,應巴西聯邦共和國總統盧拉邀請,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九次峰會并對巴西進行國事訪問。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
兩國友好跨越山海
“刊登習近平主席署名文章是我們莫大的榮幸!讀完這篇文章,我感觸最深的是習近平主席闡明了巴中兩國今后如何繼續共同發展、共擔重任,通過打造巴中命運共同體來為世界和平發展貢獻力量。”《圣保羅頁報》首席商務官馬塞洛·貝內斯說,“習近平主席帶領中國取得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他的文章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兩國頻繁的交流互動,讓貝內斯“深深感到巴西與中國跨越時空的情誼”。他告訴記者,作為巴西發行量最大的報紙,該報將于18日推出一個中國專版,致敬巴中建交50周年和習近平主席此次來訪。
“200多年前,中國的茶、荔枝、香料、瓷器等就遠渡重洋來到巴西,架起兩國經貿往來的橋梁,成為中巴人民友好交流的紐帶。”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對兩國交往歷史的這番回顧,引發巴西歷史學家朱里奧·班德拉的思緒。《遺存在中國絲路上的巴西》一書的這位作者說:“很早以前,巴西在建筑和藝術上就流行過‘中國風’,里約熱內盧植物園內如今還保留著200年前由中國茶農種下的茶樹。巴西人民對中國文化的喜愛、對中國人民的親近由來已久,如今在巴華僑華人也為當地經濟、社會作出巨大貢獻。”
2016年10月30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蒂茹卡國家森林公園,游客在“中國亭”內參觀游覽。新華社記者申宏攝
巴西總統府總秘書處部長馬爾西奧·馬塞多認為,兩國建交50年來合作不斷深化,離不開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總結的四個“始終堅持”,即始終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始終堅持互利共贏、優勢互補,始終堅持開放包容、互學互鑒,始終堅持和平發展、公道正義。“巴西和中國是在當今世界經濟和地緣政治上都非常重要的兩個國家,雙方保持著密切的貿易關系,在數字化、農業、教育、科技等方面都有廣闊合作空間。我們是彼此的伙伴,雙方交流與合作仍在不斷深入。”
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提及,兩國高層協調與合作委員會已經良好運行20年,在協調規劃雙方各領域合作、共謀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巴西農業發展部長保羅·特謝拉說,今年他首次到中國參加兩國高層協調與合作委員會會議,年初還親眼見證了中國捐贈農機,助力巴西家庭農業發展。“我們兩國之間的經驗交流對改善巴西公共政策、為巴西農村和城市制定創新解決方案至關重要。”
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寫道,近日收到來自里約熱內盧科帕卡巴納要塞樂團等的百余名巴西各界友好人士來信,他們表達了對深化兩國友好的熱切期盼,“令我十分感動”。該樂團負責人、巴西山河文化促進中心主任馬西婭·梅爾希奧主動給記者發來信息:“能被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點名肯定,我們感到很幸福!我們希望成為巴中友誼的使者,利用音樂和文化交流搭建兩國間的橋梁,通過實際行動弘揚相互尊重的價值觀,向更多年輕人展現合作的重要性!”
戰略對接正當其時
面對當前加速演進的世界百年變局,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指出:“中巴兩國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勇做‘破風者’和‘逐浪者’,并肩開辟新航道,攜手駛向屬于兩國人民以及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巴西瓦加斯基金會法學教授埃萬德羅·卡瓦略對此很有感觸:“當下,我們看到西方保護主義和孤立主義抬頭,這最終只會建起更多高墻而非橋梁。巴中在捍衛多邊主義、加強對話合作方面立場相近,兩國相互找到了一個有共同目標的伙伴。”
巴西勞工黨主席格萊茜·赫夫曼指出,建交50年來,兩國經貿關系不斷發展,在相互尊重基礎上,抓住彼此提供的機遇,在科技、教育、文化、旅游、衛生等領域不斷拓寬深化合作,而今中國已成為巴西最重要的貿易伙伴。“近年來,中國在技術、教育、衛生等領域取得重大成就。我堅信,未來我們將在這些領域探索更廣闊的合作機遇,打造兩國合作新的‘黃金50年’。”
2018年8月7日,在巴西東南部米納斯吉拉斯州阿科斯市附近,巴西美麗山特高壓輸電工程二期第九標段項目中方現場施工管理負責人劉年(左)在施工現場指導巴方員工。美麗山水電站二期項目是中國國家電網公司首個在海外獨立投資、建設和運營的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也是“特高壓+清潔能源”在拉美的示范工程。新華社記者李明攝
巴西弗盧米嫩塞聯邦大學研究員馬婭拉·阿勞若說,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提出“持續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巴西發展戰略對接”,這一提議正當其時。“近年來,巴西政府出臺‘加速增長計劃’‘新工業計劃’等一系列國家發展戰略規劃,中國正在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巴西發展戰略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對接,無疑將促進兩國合作提質升級,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中國國家電網巴西控股公司健康安全環保部主任里卡多·費利克斯曾在2014年習近平主席訪問巴西時,見證兩國元首共同簽署《巴西美麗山特高壓輸電項目合作協議》。他對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提議兩國打造更多互利合作示范性項目深有感觸:“美麗山項目利用了巴西豐富的水力資源,東北部特高壓項目則利用當地豐富的太陽能和風能,為巴西東南部用電多的經濟發達地區供電,增強了巴西電網穩定性,極大地推動巴西低碳轉型進程。”
巴西《商業觀察報》設有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專欄,發表了大量中國與廣大“全球南方”國家共謀發展的新聞故事。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呼吁“彰顯中巴團結互助大國擔當”,引發該報總編輯馬科斯·奧利維拉強烈共鳴。“作為西半球和東半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且同為金磚國家,巴中兩國是推動世界多極化進程的重要力量,有條件也有意愿與廣大‘全球南方’國家一道推動建設一個人人享有機會的平等世界。”
推動世界共同發展
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強調,巴西總統盧拉將“抗擊饑餓與貧困”作為二十國集團里約熱內盧峰會的主要議題,倡議成立“抗擊饑餓與貧困全球聯盟”,中方高度贊賞并將積極支持,期待在二十國集團歷史進程中留下鮮明的“巴西印記”。
“我認為這體現了兩國在抗擊饑餓和貧困領域的理念高度契合。”巴西圣保羅州立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馬科斯·皮雷斯說,“中國在發展經濟、消除貧困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樹立典范。期待在峰會上聽到習近平主席闡述更多中國減貧經驗和主張,這對全球減貧事業發展至關重要。”
巴西金磚國家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安娜·加西亞說,在當前全球地緣政治局勢趨緊、地區沖突頻仍的背景下,習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國集團峰會并支持峰會取得成功尤為重要。這表明中方愿與巴西一道努力尋求多邊合作,就攜手應對全球重大挑戰達成共識。
11月16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一名女子經過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標識。新華社記者王天聰攝
多國專家指出,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多次提到“全球南方”,支持“全球南方”國家實現更大發展,呼吁提升“全球南方”代表性和話語權。相信中巴兩國作為主要發展中大國,在國際舞臺上攜手合作、共同發聲,必將進一步壯大“全球南方”力量。
“我相信,本次峰會將聽到更多‘全球南方’的聲音,各方將圍繞貧困、饑餓、環境和不平等等緊迫議題進行討論,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政治與社會科學學院研究員瑪麗安娜·埃斯卡蘭特說。
對于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呼吁峰會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注入更大動力和更強信心,印尼-中國伙伴關系研究中心主任韋羅妮卡·薩拉斯瓦蒂表示高度認同:“希望本次峰會能在綠色經濟、糧食安全和經濟包容性等方面達成共識,以應對氣候變化、衛生和能源危機等全球性挑戰。相信中巴作為世界主要發展中大國,將積極促進對話和多邊協作,推動實現更加公正、包容和可持續的全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