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每年抓若干件實事,推動攻克重點難點問題,有效回應群眾關切,是全國掃黑辦推進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的重要策略。過去的一年是常態化掃黑除惡開局之年,全國掃黑辦確定的“十件實事”已取得了豐碩戰果。
——保持了打擊的力度,2021年全國新打掉涉黑組織195個、惡勢力犯罪集團1086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66萬名。“漏網之魚”追捕基本實現預期目標,到案率90.6%。
——加大了徹查的深度,把深挖徹查黑惡勢力“保護傘”與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清除害群之馬”統籌推進,2021年共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及“保護傘”問題9931起,給予黨紀政務處分9569人,移送司法機關1037人,進一步純潔了干部隊伍。
——拓展了整治的廣度,深入推進信息網絡、自然資源、交通運輸、工程建設四大行業領域專項整治,行業領域亂象得到有效遏制,從源頭上預防減少黑惡勢力滋生蔓延的制度機制正在逐步有效建立。不斷健全完善“村霸”防范治理機制,共取消9.3萬名不符合村“兩委”條件參選人員資格,查處群眾身邊涉黑涉惡違紀違法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3179人。
——實現了清結的進度,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結束時尚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環節的3000余起案件辦結率均超過99.3%。2021年生效案件財產刑執行到位1194.6億元,與2020年底相比增幅27%;追繳、沒收違法犯罪所得執行到位711.41億元,增幅64.24%。
——完善了常態的制度,《反有組織犯罪法》的頒布,完善了有組織犯罪案件辦理機制,健全了反有組織犯罪法律責任體系,為依法、準確、有效打擊和源頭預防治理黑惡勢力違法犯罪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指引和保障。
——延續了宣傳的熱度,推出《掃黑風暴》等掃黑除惡題材的影視劇,深受社會各界好評。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對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表彰大會表彰的197個先進集體、540名先進工作者開展宣傳,結合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弘揚英模精神,選樹了潘東升等一批群眾公認度高、叫得響、感人深的先進典型。
2021年“十件實事”有力推動了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走深走實,帶動了社會治安形勢的持續好轉,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2021年群眾對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取得成效的滿意度為96.19%,在全國居民對當前15個主要民生領域現狀滿意度調查中,對社會治安滿意度位列第一。
2022年將召開黨的二十大,這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做好今年常態化掃黑除惡工作至關重要。今年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按照中央政法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問題導向,扎實抓好“十件實事”,推動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走深走實,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創造安全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要重點抓好以下“十件實事”:
一要認真貫徹落實《反有組織犯罪法》
《反有組織犯罪法》是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的重要法治保障。要把貫徹落實《反有組織犯罪法》作為今年常態化掃黑除惡的牽引,圍繞5月1日法律正式實施這個時間節點,籌備召開《反有組織犯罪法》宣傳貫徹推進會,舉行宣傳貫徹啟動儀式,舉辦全國掃黑辦視頻培訓班,掀起宣傳貫徹熱潮。要推動將《反有組織犯罪法》納入干部學習教育內容和各級領導干部學法重點,納入各級黨委(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內容,作為領導干部年度述法重要內容。要組織編寫反有組織犯罪法釋義、典型案例匯編等輔導讀物,利用中央政法委長安劍等公眾號組織開展線上專題知識競賽等形式,教育引導社會各界學好用好《反有組織犯罪法》。
二要分批接續深化重點行業整治
行業亂象是滋生黑惡勢力的重要土壤,這些問題不解決,黑惡勢力“打而又生”的怪圈就會重演。實踐證明,對重點行業領域開展“大掃除”,是鏟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的有效方法。要持續深化2021年四大行業領域專項整治工作,聚焦“沙霸”“礦霸”等行業領域突出問題,采取“打、防、管、建”四大戰法,努力實現涉黑涉惡案件數量大幅下降、行業秩序明顯好轉、制度機制不斷完善、人民群眾滿意度持續提升的目標。要深入總結評估前期行業領域整治的成效經驗和問題不足,針對群眾反映強烈、舉報線索多的新的行業領域亂象,今年再啟動教育、醫療、金融放貸、市場流通等新四大行業領域整治,嚴厲打擊利用在校學生實施黑惡犯罪以及醫療騙保、擾亂金融市場秩序、“套路貸”、壟斷經營、欺行霸市等違法犯罪行為,并加強源頭防控,破解監管難題,不斷鏟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
三要開展打擊涉網黑惡犯罪專項行動
當前各類犯罪加快向網上蔓延變異,涉網黑惡犯罪及網絡黑灰產等新型犯罪日益增多,發現打擊、深挖徹查的難度倍增。要主動應對黑惡犯罪新動態新特點,將網絡空間作為掃黑除惡新的主攻方向,在思想認識、打擊手段、防范措施、協調機制、法律適用等方面不斷調整,做到積極應變。今年要開展打擊涉網黑惡犯罪專項行動,重點打擊利用網絡實施敲詐、惡意索賠、輿情敲詐等違法犯罪活動。要建立涉網黑惡犯罪網上網下一體化打防管控模式,提高對隱藏其中的黑惡勢力的發現打擊能力。要加強網絡黑灰產業鏈整治,建立打擊涉網犯罪長效機制,依法嚴肅整治網絡水軍、造謠炒作、惡意營銷、網絡暴力、挑動對立等網絡亂象,有效維護網絡清朗空間。
四要全力緝捕“漏網之魚”
“漏網之魚”能否如期抓捕歸案,直接關系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的成效。今年要繼續追捕“漏網之魚”,建立動態更新的黑惡目標逃犯清單,落實“一逃一檔”工作機制,逐案研判,深挖線索,打好信息戰,努力將在逃人員繩之以法。對尚未抓捕歸案的境外目標逃犯要緊盯不放,千方百計克服疫情等因素影響,加強協作配合,力求盡快緝拿歸案。
五要直核深挖一批重點線索
全國掃黑辦要繼續開展線索直核行動,每半年直接核查100條重點線索,對核查發現的突出問題要進行通報、約談,依紀依法嚴肅查處。要完善集中核查和分級核查責任機制,重點線索一律由市級兜底,組織提級核查或交叉核查,直接推動查辦一批群眾反映強烈、影響惡劣的黑惡案件。
六要督辦攻堅一批重大案件
重大案件能否攻破是常態化掃黑除惡走深走實的重要標志。要始終堅持除惡務盡不動搖,把依法嚴懲貫穿到偵查、起訴、審判、執行全過程,始終保持對黑惡犯罪的嚴打高壓態勢,持續向社會釋放“掃黑除惡永遠在路上”的強烈信號。要動態統籌今年重大案件掛牌督辦工作,對社會關注度高、案情復雜的重大案件,由全國掃黑辦掛牌督辦。要完善涉黑惡案件檢察機關提前介入機制,嚴格執行涉黑惡案件統一把關制度。要精準“打財斷血”,新辦案件要全面調查、準確查扣“黑財”,判決生效案件要加大“黑財”執行力度。要持續“打傘破網”,對新立案偵查的涉黑惡案件逐案深查,對“有黑無傘”、未查深查透的案件回溯倒查,堅決查處黑惡勢力背后的“保護傘”“關系網”。要依法保護辦案人員正當權益,對打擊報復、誣告陷害辦案人員的要及時查處、澄清正名,有效激勵士氣、鼓舞斗志。
七要持續推動重點地區整改提升
針對一些地方和單位把“常態化”當作“平常化”“一般化”的情況,要再確定一批工作力度減弱、措施不實、線索較多的地市作為重點地市,持續加壓,推動重點地市加快整改提升。各省級掃黑辦要參照全國掃黑辦做法,確定一批重點督辦縣(區、市),推動均衡發展。
八要深入開展特派督導
繼續抓好2021年全國掃黑辦特派督導整改工作,督促各地對照問題清單掛圖作戰,逐項整改,全國掃黑辦要適時評估、視情調度,確保整改落實到位。要按照中央文件要求,抓好兩年一次的省市縣三級聯動督導督查,推動各省級掃黑辦建立特派督導專員制度,每年至少在省域內開展一次特派督導。今年下半年適時啟動全國掃黑辦特派督導工作,對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線索開展點穴式精準督導。
九要做好刑釋人員安置幫教
要對黑惡罪犯服刑改造效果進行研判評估,制定專項工作方案,統籌做好黑惡罪犯刑釋人員安置幫教,持續開展社會救助和跟蹤教育幫扶,嚴防重新犯罪。認真落實《反有組織犯罪法》確立的黑社會性質組織的組織者、領導者被判處刑罰,執行完畢后五年內報告個人財產及日常活動制度,與惡勢力組織的首要分子開辦企業或者在企業中擔任高級管理人員的依法審查等制度,嚴防“黑財”處置不到位,黑惡組織死灰復燃。
十要營造全民掃黑氛圍
要繼續探索新形勢下專群結合、依靠群眾的新途徑新辦法,持續打好掃黑除惡人民戰爭。要突出正面宣傳,通過召開全國掃黑辦新聞發布會等形式,及時發布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進展。要常態化宣傳掃黑除惡英雄、見義勇為模范等先進群體,鼓舞全社會同黑惡勢力作斗爭。要嚴格落實“三同步”工作機制,加強對重大敏感問題的輿論引導,確保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